眼下又到了冬季大棚菜的生產季節,日光溫室和大棚蔬菜生產的迅速發展,緩解了冬季和早春淡季蔬菜種類少、數量不足的矛盾,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也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但日光溫室和大棚在生產中也易出現一些問題,如溫度不高、光照不足、濕度太大、遭遇到連陰雨雪天氣等等。本期我們編發一組在棚菜生產中如何抵御不良因素影響的文章,供廣大農民朋友在生產中參考。
1.選擇形式好的棚室結構 較好的大棚里面都可不用立柱,如鋼管結構的大棚。在竹木結構的大棚中普遍選用懸梁吊柱,省去了大量的前柱,使采光性能得到較大改善。
2.清掃棚面 每天早晨棚室揭完草苫后,將笤帚或布條等捆在木桿上,自上而下將棚面塑料薄膜上的塵土或雜物清掃干凈,可使光照增強30%--50%。
3.延長光照時間 適當提早揭簾、延后蓋簾。日出后半小時--1小時內揭簾。若棚膜上出現白霜,說明揭簾偏早;若沒有,則揭簾時間還可提前。日落前半小時蓋簾,否則會嚴重影響棚溫。陰天也要揭簾,爭取散射光的照射。下雪時不揭簾,待轉晴時再揭,爭取更多的光照時間。
4.減少棚膜上的水滴 棚膜上的水膜、水滴會使透光率下降50%。防治措施:①采用無滴膜扣棚。②棚內地膜覆蓋。③采用膜下灌溉法或用軟管滴灌。④用煙霧劑代替液劑防治病蟲害,降低棚內濕度。⑤清晨用干凈的抹布擦凈棚膜上的水滴。⑥灌水后立即通風降濕。
5.掛反光幕 在溫室中柱南側或后墻處,張掛2米寬的聚酯鍍鋁膜作反光幕。
6.改革搭架方式 爬蔓作物(如黃瓜)用舊薄膜作吊架代替搭架。方法是在拱架上方沿南北向固定一根鐵絲,在黃瓜植株根部插一根25厘米長的竹棍,把舊薄膜裁成條垂直綁在竹棍和鐵絲上。當黃瓜伸蔓后將瓜蔓盤繞在舊膜條上,也可采用尼龍絲編成的孔網當架材,即沿壟向將尼龍網垂直固定在棚架頂部和地面壟上,使黃瓜蔓順網向上爬即可。這兩種架材透光性好,且費用比用竹竿低75%--80%。若用竹竿搭架也應搭成直排架,不要搭成人字架或四角架,以減少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