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深井水養鱉技術

   日期:2016-04-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95    
一、材料與方法:   
     
       1、溫室:系1994年新建鰻魚1號、3號溫室,東西走向,雙坡面型,角鋼骨架,在樹脂棚面里外層覆蓋無滴膜,北坡面及四周鋪設泡沫塑料板保溫,朝陽面透光增溫。以加注38℃深井水加溫為主,隆冬季節輔以煤加氣溫。   
     
       2、養鱉池:試驗池為水泥地,正方形,池深1.2米,水深0.8cm,池底為泥砂底,砂層厚度20cm,放養池19個,面積3500平方米。線池根據需要設若干飼料臺及曬背息臺。池中放養 水葫蘆、浮萍等水生植物。   
     
       3、水源:水源為該場900m和280m深機井水,出水口水溫分別為38℃和21℃,出水量均為80噸/時。人工注水,自動溢排。   
     
       4、放養:于放養前10天左右,每平方米用生石灰250g進行魚池、養殖器具消毒。放養前2-3天排除藥水,注入新水泡池。稚幼鱉種從老壩港三養鱉場購進,9、10月各放養一次。鱉種規格5-10g,放養總量37750只。每平方放養11.1只(見表1)。稚鱉入池時的調溫期,視溫差大小,確定時限,每小時升溫不超堵塞1℃。   
     
       5、飼養管理:  
     
       (1)、投喂:放養后2-3天開始引食,7-10天后轉入正常投喂。入池后1小時內喂稚鱉專用飼料。4個月內喂幼鱉料,分別混入3-5%綠色植物葉泥,而后改投成鱉料與冰鮮料各按1-3∶1預混制成自配料,混入8-10%剁碎綠色植物莖葉。投喂時按料水比1∶1,加加2%-3%食用植物油攪拌均勻,置于水上食臺。投飼率為鱉體重的3-5%,日投喂2次。  
     
       (2)、水質調節:春秋二季,水深0.5-0.6m,5-7天換一次水。冬季水深0.8m左右,2-3天換一次水。視池水溫度,及時加水升溫,輔以煤加氣溫,保證池鱉出水攝食、曬背。每日定時開啟充氣泵,使池水曝氣增氧,可施用增氧劑、有益微生物制劑,降低氨氮濃度改善池水環境。  
     
       (3)、鱉病防治:稚鱉入池前用碘制劑15ml藥浴10-20min,同時剔除傷、病鱉。養殖期間每隔10-15天定期交替使用生石灰、強氯精、鱉康達、呋喃酮等全池遍灑。20天左右投喂一療程(3-5天)藥餌,氟哌酸、土霉素、三黃粉(黃蓮、黃芩、黃芪)等輪換使用,發現池鱉異常,及時隔離和對癥突擊治療。
     
       二、試驗結果:  
     
       1、成鱉產量及生長情況:從翌年6月份開始起捕上市起,至11月份干池為止,分三次起捕。6月28日起捕3497只,1706.3kg;8月15日出池成鱉8362只,4208.7kg;11月6日出池成鱉15501只,8114.25kg。共出池27360只,14029.25kg,成活率72.48%,出池平均規格0.513kg/只,折合每667m2產鱉2785kg。   
     
       2、飼料消耗:經290-380天的飼養,共投喂稚鱉料500kg、幼鱉料6000kg、成鱉料14490kg,食用植物油1450kg,青綠飼料4000kg,其它11000kg,綜合飼料系數為2.38。   
     
       3、經濟效益:成鱉上市量14029.25kg,產值729521元,費用合計477324元,其中棚架改造、折舊費100320元;飼料33440kg,185835元;稚鱉37250只,78225元;水電費75285元; 煤46192kg,12010元;藥費25649元。獲利稅252197萬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1.528。 
     
       三、討論與小結:  
     
       1、利用閑置鰻魚溫室池和棚架,改進保溫設施條件,添加、覆蓋保溫材料(無滴膜、泡渤沫板),改變朝陽棚面采光性能,提高棚內氣溫,隆冬季節以煤球加溫穩定室內氣溫,適時加注深井水,調節池水溫度,替代鍋爐加溫,因地制宜解決甲魚快速生長的適宜溫度指標,物質消耗少:每千克商品鱉耗用煤3.29千克、飼料2.38千克;設施簡陋,操作輕便,一放足,分批出池,實現甲魚周年速長,高產、高效:養殖周期10-13個月,單位水體商品量5.01千克/m3,每千克商品鱉產值、成本、利稅分別為52元、34.02和17.98元,且集約化設施養鱉配套技術科學、合理、實用。  
     
       2、甲魚在適溫、高密養殖條件下,新陳代謝旺盛,活力強,但甲魚膽小,喜安靜的生活環境,稍有應激就會導致群體相互擾動,撕咬,導致繼發性感染。本試驗池底留20cm左右的泥砂層,為甲魚提供人工隱蔽物;池內放養水生植物,增強甲魚的安全感,減弱光、影的應激反應,吸附池水氧氮等有毒有害物質,增加室內氧所補給功能,提高人工曝氣效果;池水注排為人工添加,自動溢排,保持水環境的相對穩定,減少甲魚減食、吐食現象發生數目;實行單人定時飼養管理,喂食、巡池、注水、測溫、灑藥等連帶化,為甲魚生活創造適宜的室內環境,病害發生率低,減輕溫室鱉病防治壓力,確保速長。   
     
       3、甲魚為動物性食料為主雜食性動物,各生長期對飼料粗蛋白含量、質量的要求有差異,稚鱉的營養指標顯著高于幼、成鱉。試驗期間,稚、幼鱉喂以稚、幼鱉料,混入3-5%綠 色植物葉泥,成鱉喂給成鱉料與8-10%剎碎的綠色植物莖葉和25-50%的冰鮮預混料,降低飼料成本(5.56元/kg飼料),既達到飼料蛋白質含量高,維生素含量豐富,人工添食生長素攝入量小的要求,又實現適量的粗纖維對甲魚胃腸粘膜的刺激,促進胃腸蠕動,有利于飼料的消化與糞便的排泄,調節鱉體內微循環,一舉多得,但適宜的添加比例和添加時期有待進一步研究。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