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溫室豇豆常見病害識別與防治

   日期:2015-07-0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25    
  豇豆屬豆科,俗稱豆角、角豆、姜豆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蔬菜品種,全國各地普遍栽培。
 
  最近幾年,山東、遼寧、河北等地的不少菜農紛紛在溫室內套種豇豆。一般是上茬種越冬黃瓜,到翌年初春季節,在黃瓜生長后期或拔秧之前,采取直播的方法種植豇豆,到黃瓜價格偏低或黃瓜拔秧時,豇豆正好上市。這樣既能充分利用溫室設施,做到一棚多用,又能搶抓季節,提高效益。  
  菜農在黃瓜棚內或西瓜棚內套種豇豆現象,在我國北方越來越多,溫室豇豆面積正在不斷擴大。但豇豆本來是露天種植作物,不少菜農缺少返季節栽培經驗,尤其對豇豆病害還缺乏了解,在防治上難以對癥下藥。
 
  筆者根據幾年來科研經驗及在生產一線了解的情況,現將溫室豇豆常見病害做統一分析。溫室豇豆最常見的病害有:根腐病、褐斑病、銹病和美洲斑潛蠅,即農民常說的“三病一蟲”。
 
  豇豆根腐病:其病原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在病殘體中存活,借農具、雨水和灌溉水傳播,高濕條件下發病嚴重。主要危害根部和莖基部,發病主要特點是病部產生褐色或黑色斑點,病株易拔斷,縱剖病根,維管束呈紅褐色,根部開始腐爛(見圖①),發病病株上部葉片呈黃色失綠,如不及時治療,后期根部全部腐爛,上部莖葉萎蔫枯死。澆水過多,連作發病重。
 
  防治辦法:宜采用高壟栽培,一是提前培育壯苗移栽,二是也可以采取直播的辦法,前期合理澆水,不宜大水漫灌。當出苗后,在苗生長高度達10厘米時,每棵用邦佳威400倍液加3000倍液碩豐481灌根,對已經發生根腐病的可以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死棵靈1500倍液灌根;
 
  豇豆褐斑病:病原屬半治菌亞門真菌。發病癥狀:葉片正反面產生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斑,邊緣赤褐色,外緣有黃色暈圈,后期病斑中部變為灰白色或灰褐色(見圖②),葉背病斑顏色稍深,邊緣仍為赤褐色。溫度高時,葉背面病斑產生灰黑色霉狀物。該病最適發病溫度20-25℃,相對濕度80%以上,高溫高濕,種植過密,通風不良,偏施氮肥,發病較重。
 
  防治辦法: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栽培結束后及時清潔田園。
 
  藥物防治:選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顆粒劑1500-2000倍液加4000倍液碩豐481;也可用邦佳威500倍液加40%睛菌唑水分散粒劑6000倍液,視病情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豇豆白粉病:其病原屬子囊菌亞門真菌。是溫室豇豆常發病。發病適溫為20—30℃之間,相對濕度40%—95%,一般在開花結莢中后期發病嚴重,如得不到及時治療發病較快。
 
  發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首先葉面出現黃褐色斑點,后擴大呈紫褐色斑,葉上覆蓋一層稀薄的白粉,后期病斑沿葉脈發展,白粉布滿全葉(見圖③),發病重的葉片背面有時也可表現癥狀。
 
  防治辦法:
 
  (1)在選肥上多使用磷鉀肥和免深耕土壤調理劑,免深耕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可以提高豇豆抗病能力,可以減少白粉病的發生。
 
  (2)發病前后可葉面噴施普星1200倍液加4000倍液碩豐481,注意噴施葉片反正面,7—10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也可用30%醚菌酯懸浮劑2000—2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
 
  美洲斑潛蠅。該蟲屬雙翅目,潛蠅科,溫室內由于干旱,棚內溫度高,能在溫室越冬,長期危害,尤其以豇豆為甚。美洲斑潛蠅危害豇豆多以葉片為重,以幼蟲鉆葉為重,在葉片上形成由細變寬的蛇形彎曲隧道,初期為白色,后期變成鐵銹色(見圖④),幼蟲多時葉片在短時間內就被鉆空干枯死亡。
 
  防治辦法:可選用漩星(甲維.三唑磷),每畝用40—60毫升加4000倍液碩豐481葉面噴施,也可用5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