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反季節蔬菜――露地越冬甘藍栽培技術

   日期:2016-04-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0    
    結球甘藍是我省早春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常規栽培方式為冬季保護地育苗,早春露地或保護地定植,一般不能露地越冬(露地越冬后易先期抽薹)。  

    我校蔬菜教研組自1998年以來,開展了露地越冬甘藍的栽培生產試驗,篩選出了適合我省露地越冬的甘藍品種,降低了結球甘藍的生產成本,簡化了栽培程序,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一、品種選擇  

    品種是越冬露地甘藍能否栽培成功的關鍵。當前生產上的主栽品種,如8398、中甘11、中甘15等,冬性較弱,露地栽培早春極易抽薹,不能形成葉球;經我們試驗,安徽農科院園藝所育成的品種皖甘1號冬性強,抗抽薹,是比較理想的品種。  

    二、適期播種  

    適期播種是越冬甘藍栽培的重要一環,播種過早,冬前苗齡偏大,春季易抽薹。播種晚,苗體太小,越冬時易受凍害而死苗,形成缺苗斷壟,即使暖冬年份不受凍,但春季上市也晚,效益下降。試驗發現,徐州地區適宜的播種期通常年份為10月5~10日,暖冬年10月10日,冷冬年10月5日前后。  

    三、培育壯苗  

    1.整地施肥建床: 苗床宜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低洼粘濕地一定要做成高畦。播前苗床進行深翻,結合翻地667m2施有機肥(土雜肥)1000~2000kg,一般不施化肥。2m放線開溝做畦,畦高20~25cm。苗床與大田面積比為1:15~20。  

    2.播種: 一般采用濕播法。播前摟細整平畦面,用噴壺將畦面澆濕、澆透,待水滲下后,將混有細土的種子均勻地撒在畦面上;之后覆細土,厚度0.5~1cm(以看不見種子為宜)。  

    3.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有3項工作。一是出苗前后防止大雨沖淋,根據天氣預報雨前在苗床上臨時覆蓋農膜。二是及時進行間苗定苗。幼苗第1片真葉出現時拔除疙瘩苗,第1片真葉展開時定苗,苗距3~5cm。三是如有菜青蟲危害,應及時防除。可用2.5%功夫乳油5000倍液。  

    4.適宜苗齡: 皖甘一號適宜的苗齡為40~45天,具有3葉1心,即可移栽。  

    四、定植(大田移栽)  

    1.定植期 :適宜的定植期為11月中旬。 
  
    2.定植前的準備: 栽植越冬甘藍的地塊最好做到能排能灌。栽前及時騰地,進行深翻。結合翻地要施足基肥。一般667m2施有機肥2000~3000kg,磷肥50kg,尿素10~15kg。也可667m2施二銨15~20kg。栽植甘藍的畦式可分2種,如地勢高燥,排水好的砂性土可做成平畦,便于澆水。地勢低洼,粘濕的地塊可做成高畦,防澇降漬。做畦時,可按90~100cm放線做畦,平畦起埂,高畦開溝。  

    3.定植密度: 每畦定植2行,平均行距為45~50cm,株距為40cm,每667平方米栽植3500株左右。 
  
    4.定植方法: 采用水穩苗栽植。按照確定的行距、株距開穴,穴深5~6cm,每穴擺苗1株,然后澆水,以不漫出穴為度。待水基本滲下后覆土平穴,但不要用手按。  

    五、定植后的管理  

    皖甘一號田間管理的總體原則是年前控,年后促。年前控主要是防止越冬苗齡過大,年后抽薹;年后促主要是促返青加快生長,提前上市。具體管理措施如下:  

    1.查苗補苗: 定植后要及時查看苗情,栽后有個別死苗的應及時補栽,保證全苗。  

    2.保護安全越冬: 越冬期間一般不需管理,但為防止個別小苗受凍,有條件的越冬時可澆一次冬水或在12月下旬田間按苗撒施一些有機肥。  

    3.促進冬后生長: 2月中旬,天氣逐漸轉暖,甘藍開始返青。要及時抓住機會施返青肥一次,一般667m2施尿素10kg,配合施肥可澆水一次,如此時土壤墑情好,可不澆水;之后進行中耕松土。有條件的最好中耕后用地膜覆蓋,破膜放苗后壓實地膜,防止被大風吹開。 
  
    4.結球期肥水齊上: 3月中旬待內部葉片彎曲抱合,開始結球時,要重施肥一次,一般667m2施尿素15kg,追肥后及時澆水,之后一般不需追肥。澆水以保持畦面濕潤為好。  

    5.防蟲: 進入4月份后如有菜青蟲危害時要及時治蟲,藥劑及濃度同育苗。  

    六、收獲  

    4月下旬~5月上旬,根據市場行情和甘藍生長狀況可適時采收上市。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