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種鵝育成期應注意的問題

   日期:2016-04-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3    
  一、生長階段    
   
    生長階段是指80~120日齡的這一時期。此時期的中雛鵝處于生長發育時期,而且還要經過第二次換羽,需要較多的營養物質,不宜過早進行粗放飼養,應根據放牧場地草質的好壞,逐漸減少補飼的次數,并逐步降低補飼日糧的營養水平,使青年鵝機體得到充分發育,以便順利地進入限制飼養階段。   
   
    二、限制飼養階段   
   
    1.限制飼養的目的   
   
    此階段一般從120日齡開始至開產前50~60天結束。后備種鵝經第二次換羽后,如供給足夠的飼料,經50~60天便可開始產蛋。但此時由于種鵝的生長發育尚不完全,個體間生長發育不整齊,開產時間參差不齊,導致飼養管理十分不方便。加上過早開產的蛋較小,母鵝產小蛋的時間較長,種蛋的受精率低,達不到蛋的種用標準,降低經濟收入。因此,這一階段應對種鵝采取限制飼養,適時達到開產日齡,比較整齊一致地進入產蛋期。   
   
    2.限制飼養的方法   
   
    目前,種鵝的限制飼養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減少補飼日糧的飼喂量,實行定量飼喂;另一種是控制飼料的質量,降低日糧的營養水平。鵝以放牧為主,故大多數采用后者,但一定要根據放牧條件、季節以及鵝的體質,靈活掌握飼料配比和喂料量,既能維持鵝的正常體質,又能降低種鵝的飼養費用。   
   
    在控料期應逐步降低飼料的營養水平,每日的喂料次數由3次改為2次,盡量延長放牧時間,逐步減少每次給料的喂料量。控制飼養階段,母鵝的日平均飼料用量一般比生長階段減少50%~60%。飼料中可添加較多的填充粗料(如米糠、曲酒糟等),目的是鍛煉鵝的消化能力,擴大食道容量。   
   
    后備種鵝經控料階段前期的放牧鍛煉,采食青草的能力強,在草質良好的牧地,可不喂或少喂精料。在放牧條件較差的情況下每日喂料2次,喂料時間在中午和晚上9時左右。    
   
    3.限制飼養期的管理   
   
    限制飼養階段,無論給食次數多少,補料時間應在放牧前2h左右,以防止鵝因放牧前飽食而不采食青草;或在放牧后2h補飼,以免養成收牧后有精料采食,便急于回巢而不大量采食青草的壞習慣。   
   
    限制飼養階段的管理要點如下:   
   
    ①注意觀察鵝群動態。在限制飼養階段,隨時觀察鵝群的精神狀態、采食情況等,發現弱鵝、傷殘鵝等要及時剔除,進行單獨的飼喂和護理。弱鵝往往表現出行動呆滯,兩翅下垂,食草沒勁,兩腳無力,體重輕,放牧時落在鵝群后面,嚴重者臥地不起。對于個別弱鵝應停止放牧,進行特別管理,可喂以質量較好且容易消化的飼料,到完全恢復后再放牧。   
   
    ②放牧場地選擇。應選擇水草豐富的草灘、湖畔、河灘、丘陵以及收割后的稻田、麥地等。放牧前,先調查牧地附近是否噴灑過有毒藥物,否則,必須經1周以后,或下大雨后才能放牧。  
   
    ③注意防暑。育成期種鵝往往處于5~8月份,氣溫高。放牧時應早出晚歸,避開中午酷暑,早上天微亮就應出牧,上午10時左右將鵝群趕回圈舍,或趕到陰涼的樹林下讓鵝休息,到下午3時左右再繼續放牧,待日落后收牧,休息的場地最好有水源,以便于飲水、戲水、洗浴。   
   
    ④搞好鵝舍的清潔衛生。每天清洗食槽、水槽以及更換墊料,保持墊草和舍內干燥。   
   
    三、恢復飼養階段     
     
    經限制飼養的種鵝,應在開產前60天左右進入恢復飼養階段。此時種鵝的體質較弱,應逐步提高補飼日糧的營養水平,并增加喂料量和飼喂次數。日糧蛋白質水平控制在15%~17%為宜。經20天左右的飼養,種鵝的體重可恢復到限制飼養前期的水平。   
  
    為了使種鵝換羽整齊和縮短換羽時間,節約飼料,可在種鵝體重恢復后進行人工強制換羽,即人為地拔除主翼羽和副主翼羽。拔羽后應加強飼養管理,適當增加喂料量。公鵝的拔羽期可比母鵝早2周左右進行,使后備種鵝能整齊一致地進入產蛋期。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