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機插秧水稻機插質量的技術要求

   日期:2015-07-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47    
  1、田塊耕整要求
    (1) 田塊耕整:旋耕深度為10cm~15cm;犁耕深度為15cm~20cm。
    (2)  田塊平整:每個田塊范圍內的地表高低差不大于3cm。田塊表面基本無雜草、雜物、淺茬等殘留物。
    (3)  耕整后田塊表層稍有泥漿,下部土塊細碎,表土軟硬度適中,泥腳深度小于30cm。
    (4)  耕整后泥漿沉實:沙質土1天以上,壤土2天以上,粘土3天以上。達到泥水分清,泥漿深度5cm~8cm,水層深度1cm~3cm,沉淀不板結。
    2、秧苗質量要求
    (1)  秧苗成苗密度均勻,雜交稻每平方厘米成苗1.5~2株,秧苗根系發達,單株白根量10條以上,根系盤結緊密。
    (2)  秧苗秧齡15~20天,葉齡3.5~4葉,苗高12cm~20cm;莖基粗扁,葉挺色綠、根多色白,植株矮壯、生長整齊,無病株和蟲害。
    (3)  秧塊盤根帶土厚度為2.0cm~2.5cm,厚薄一致,不含石塊、樹根等硬雜物,含水率為35%~50%,從秧盤中取出時以不滴水為宜。
    3、適期栽插
    雜交稻最佳栽插期6月上旬,常規稻6月上旬、中旬。栽插時盡可能做到分期分批栽插,以緩解插秧時的機械與季節、秧齡間的矛盾。
    4、機具要求
    插秧機應符合產品技術要求,整機技術要求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規定要求,技術狀態良好
    5、插秧機調整
    (1)  取苗量的調整:根據水稻品種和秧苗生長情況,按農藝要求先后調節橫向取秧量和縱向取秧量的次數,保證適宜的取苗量。一般每穴的苗數在3~5株。
    (2)   穴(株、苗)距的調整:根據水稻品種,按農藝要求操作株距變換檔位調整穴(株、苗)距。(建議株距3.3平方米插秧90穴,每穴苗數寒優湘晴為2~4株,秋優金豐為3~4株)
    (3)  插秧深度的調整:根據田塊和秧苗的具體條件調節插秧深度調節桿的檔位。不漂不倒, 宜淺為好,一般插秧深度以0.5cm~1cm為宜。
    (4)  田塊軟硬度傳感器的調整:根據耕整后的田塊軟硬情況使用傳感器調節桿改變傳感靈敏度。調節后應對插秧深度做相應調整。
    (5)  苗床壓桿及壓秧桿的調整:根據插秧后,秧苗在田間栽植姿態,調整苗床壓桿及壓秧桿。
    6、裝秧和秧苗補給
    (1)  首次裝秧時,應將秧箱移至最左或最右側后,再裝秧。
    (2)  插秧作業中,當秧苗減少到一定程度,秧苗監視器的指示燈亮起和警報器鳴叫時,應及時補給秧苗。
    (3)  補給秧苗時,應將插秧離合器掛在空擋位置,并操作剎車桿使插秧機停車。
    (4)  裝補給秧苗時,應使補給的秧苗塊與剩余秧苗塊的床土端面之間對齊結合無空隙。
    7、插秧作業
    應根據田塊的大小和形狀確定合理的插秧機作業行駛路線。并保證首行作業的行駛直線性。 根據秧苗密度分類、分批栽插,減少漏插率,保證機插秧質量,為豐收高產打好基礎。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