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華北地區溫室桃樹發展很快,當年定植,次年結果,667米2產可達3000~4000公斤,667米2效益四五萬元。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溫室,產量不高,效益低下,尚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1、幼苗漚根
生產實踐證明,桃杏梨三種果樹,從定植到結果的年限為“桃三杏四梨五年”。溫室桃樹則打破了這一常規,當年定植,次年結果。早春搶時間育苗,延長幼樹的生長期,以便在夏秋兩季形成理想的樹冠,是奪取高產的關健。早春,溫室育苗不太好辦,所以要采取小拱棚塑料袋營養土育苗。小拱棚育苗所用的桃苗皆為上年夏末秋初嫁接的半成品苗。河北東部一帶一般從2月下旬到3月初旬開始育苗,生長70天左右,到5月中旬,桃苗可長高60~70厘米,這時便可定植到溫室中。在用塑料袋育苗時,可在塑料袋下方兩個角用剪刀剪兩個小口,也可裝完袋后用鐵釘在袋底扎幾個小眼,這樣做往往造成澆水后水下滲很慢,特別是利用黏性土壤的營養袋,更易出現這一問題,造成桃苗漚根,形成弱苗。弱苗長到夏秋季節形不成理想的樹冠,次年減產嚴重。
解決對策
塑料袋底部裝0.5厘米厚的粗沙或爐渣,然后裝營養土,裝完后,用食指在袋的下方摳8~10個直徑1~1.2厘米的眼。
2、化控失誤
當年定植的桃樹,如果育苗和定植后的管理得當,夏秋兩季就會形成強大的樹冠,枝葉生長旺盛。此時必須進行化控,控制旺長,促使花芽分化,以形成飽滿花芽,為下年高產打下基礎。有些人常常化控失誤,應當采用較高濃度的多效唑化控,卻用了較低濃度的藥量,有的噴藥次數較少,只噴一兩遍,也有的到8月下旬才噴藥,錯失了良機等等。上述這些做法都會導致花芽分化少,就是花芽分化多也大都不飽滿,翌年雖然開花很多,但結果很少。
溫室桃樹化控,要因品種而異。早紅株、曙光,瑞光3、瑞光5、6~25等品種,可噴200~300倍的15%多效唑,而艷光、早露蟠桃等品種則應噴100~150倍的15%多效唑。噴藥的最佳時間,應當從7月15日開始,每隔10天噴1次,連噴3~4次。如果最后1次噴后10天樹勢仍沒有控制住,要再噴1次加強藥,早紅株、曙光、瑞光3、瑞光5、6~25等,可噴100倍的15%多效唑,艷光、早露蟠桃等,可噴50倍的15%多效唑。
3、棚溫過高過低
溫室桃樹通過休眠后,一般要經過44天左右逐步升溫的時間才能開花結果。有的溫室升溫過快,溫度過高,桃樹萌芽快,往往出現“先葉后花”的倒序現象,使葉芽優先生長,爭奪樹體貯藏養分,造成花的營養不良,使花未果先衰,導致坐果率的降低。也有的大棚升溫過慢,溫度過低,推遲了開花時間,推遲了成熟期,降低了經濟效益。
解決對策
應根據桃樹的發育生長規律,順其自然,逐步升溫,花前升溫應掌握以下規律:
第一個11天,白天13~15℃。夜間2~4℃;第二個11天,白天16~19℃。夜間3~5℃;第三個11天,白天18~20℃。夜間4~6℃;第四個11天至花前,白天20~22℃,夜間5~7℃。
開花期應控制的溫度是始花期,白天19~21℃,夜間6~8℃;盛花期白天21~23℃,夜間7~9℃;落花期白天24~26℃,夜間8~10℃。
4、溫度過大過小
溫室桃樹授粉要受室內溫度的制約,有的溫室內相對濕度過大,造成花粉沾滯,擴散困難,生命力降低,影響坐果率。也有的溫室內溫度較低,也降低了花粉的生命力,對桃樹授粉也不利,同樣影響坐果率。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棚內要掛上干濕溫度計,天天觀測棚內濕度,若濕度大于70%時,可采取通風換氣,地膜覆蓋,控制澆水等措施加以調解。濕度低40%時,可采取對樹體或地面噴水或澆小水等措施提高濕度。桃樹開花期,室內濕度保持40%~50%為宜。
5、燒根
為了奪取高產,有些人盲目大量施肥,造成燒根,夏秋期間形不成理想的樹冠。達不到較高產量。
施肥最好采用撒施法,把肥料均勻地撒在地面上,栽植規格1米×1米或1米×1.2米的桃樹,每次每株施肥量150克左右為宜,最多不得超過180克,并用鋼叉淺翻10~15厘米,然后澆水。
6、先葉后花
桃樹的自然生長規律是,先開花,后長葉。而溫室桃樹一旦管理失誤,室溫過高就會先長葉后開花。另外,先年化控不好的桃樹,也會先長葉后開花。這兩種情況的“先葉后花”,都會因為枝葉旺長消耗養分較大而造成大量化果。針對上述情況,可采取如下補救措施。
(1)環割
當新梢長到10~15厘米時,在樹干距地面20~25厘米處環割一刀,深達木質部。以后,如果新梢仍有旺長之勢,再進行2次環割。環割的作用可有效地控制營養生長,使葉片制造的大部養分供給幼果,促進生殖生長,防止化果。
(2)噴多效唑
當新梢長到10~15厘米時,噴15%多效唑150~200倍液。
(3)處理旺枝
有的桃樹個別旺枝生長茂盛,可從枝的基部環割,或從距基部10~15厘米處擰枝。
1、幼苗漚根
生產實踐證明,桃杏梨三種果樹,從定植到結果的年限為“桃三杏四梨五年”。溫室桃樹則打破了這一常規,當年定植,次年結果。早春搶時間育苗,延長幼樹的生長期,以便在夏秋兩季形成理想的樹冠,是奪取高產的關健。早春,溫室育苗不太好辦,所以要采取小拱棚塑料袋營養土育苗。小拱棚育苗所用的桃苗皆為上年夏末秋初嫁接的半成品苗。河北東部一帶一般從2月下旬到3月初旬開始育苗,生長70天左右,到5月中旬,桃苗可長高60~70厘米,這時便可定植到溫室中。在用塑料袋育苗時,可在塑料袋下方兩個角用剪刀剪兩個小口,也可裝完袋后用鐵釘在袋底扎幾個小眼,這樣做往往造成澆水后水下滲很慢,特別是利用黏性土壤的營養袋,更易出現這一問題,造成桃苗漚根,形成弱苗。弱苗長到夏秋季節形不成理想的樹冠,次年減產嚴重。
解決對策
塑料袋底部裝0.5厘米厚的粗沙或爐渣,然后裝營養土,裝完后,用食指在袋的下方摳8~10個直徑1~1.2厘米的眼。
2、化控失誤
當年定植的桃樹,如果育苗和定植后的管理得當,夏秋兩季就會形成強大的樹冠,枝葉生長旺盛。此時必須進行化控,控制旺長,促使花芽分化,以形成飽滿花芽,為下年高產打下基礎。有些人常常化控失誤,應當采用較高濃度的多效唑化控,卻用了較低濃度的藥量,有的噴藥次數較少,只噴一兩遍,也有的到8月下旬才噴藥,錯失了良機等等。上述這些做法都會導致花芽分化少,就是花芽分化多也大都不飽滿,翌年雖然開花很多,但結果很少。
溫室桃樹化控,要因品種而異。早紅株、曙光,瑞光3、瑞光5、6~25等品種,可噴200~300倍的15%多效唑,而艷光、早露蟠桃等品種則應噴100~150倍的15%多效唑。噴藥的最佳時間,應當從7月15日開始,每隔10天噴1次,連噴3~4次。如果最后1次噴后10天樹勢仍沒有控制住,要再噴1次加強藥,早紅株、曙光、瑞光3、瑞光5、6~25等,可噴100倍的15%多效唑,艷光、早露蟠桃等,可噴50倍的15%多效唑。
3、棚溫過高過低
溫室桃樹通過休眠后,一般要經過44天左右逐步升溫的時間才能開花結果。有的溫室升溫過快,溫度過高,桃樹萌芽快,往往出現“先葉后花”的倒序現象,使葉芽優先生長,爭奪樹體貯藏養分,造成花的營養不良,使花未果先衰,導致坐果率的降低。也有的大棚升溫過慢,溫度過低,推遲了開花時間,推遲了成熟期,降低了經濟效益。
解決對策
應根據桃樹的發育生長規律,順其自然,逐步升溫,花前升溫應掌握以下規律:
第一個11天,白天13~15℃。夜間2~4℃;第二個11天,白天16~19℃。夜間3~5℃;第三個11天,白天18~20℃。夜間4~6℃;第四個11天至花前,白天20~22℃,夜間5~7℃。
開花期應控制的溫度是始花期,白天19~21℃,夜間6~8℃;盛花期白天21~23℃,夜間7~9℃;落花期白天24~26℃,夜間8~10℃。
4、溫度過大過小
溫室桃樹授粉要受室內溫度的制約,有的溫室內相對濕度過大,造成花粉沾滯,擴散困難,生命力降低,影響坐果率。也有的溫室內溫度較低,也降低了花粉的生命力,對桃樹授粉也不利,同樣影響坐果率。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棚內要掛上干濕溫度計,天天觀測棚內濕度,若濕度大于70%時,可采取通風換氣,地膜覆蓋,控制澆水等措施加以調解。濕度低40%時,可采取對樹體或地面噴水或澆小水等措施提高濕度。桃樹開花期,室內濕度保持40%~50%為宜。
5、燒根
為了奪取高產,有些人盲目大量施肥,造成燒根,夏秋期間形不成理想的樹冠。達不到較高產量。
施肥最好采用撒施法,把肥料均勻地撒在地面上,栽植規格1米×1米或1米×1.2米的桃樹,每次每株施肥量150克左右為宜,最多不得超過180克,并用鋼叉淺翻10~15厘米,然后澆水。
6、先葉后花
桃樹的自然生長規律是,先開花,后長葉。而溫室桃樹一旦管理失誤,室溫過高就會先長葉后開花。另外,先年化控不好的桃樹,也會先長葉后開花。這兩種情況的“先葉后花”,都會因為枝葉旺長消耗養分較大而造成大量化果。針對上述情況,可采取如下補救措施。
(1)環割
當新梢長到10~15厘米時,在樹干距地面20~25厘米處環割一刀,深達木質部。以后,如果新梢仍有旺長之勢,再進行2次環割。環割的作用可有效地控制營養生長,使葉片制造的大部養分供給幼果,促進生殖生長,防止化果。
(2)噴多效唑
當新梢長到10~15厘米時,噴15%多效唑150~200倍液。
(3)處理旺枝
有的桃樹個別旺枝生長茂盛,可從枝的基部環割,或從距基部10~15厘米處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