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日光溫室為主的保護地栽培迅猛發展,但生產中依然存在著日光溫室利用率低、生產效益差等問題。其主要表現在:蔬菜茬口安排不當;秋冬茬栽培面積大,而深冬茬栽培面積相對較小;蔬菜品種單一,新優品種不多;農民在生產中受種植習慣的影響較大、缺乏市場信息;多數溫室在夏季處于閑置狀態,不能做到周年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費。想提高保護地蔬菜的生產效益,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合理安排種植茬口 根據市場需要安排茬口,不僅可以填補市場空缺,而且蔬菜價格較高,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收益。主要種植茬口有以下幾種:
越冬茬 即在10月份播種或定植,至翌年6月初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1至5月份。栽培的蔬菜主要有黃瓜、番茄、辣椒、西葫蘆、茄子、豇豆、菜豆、厚皮甜瓜、苦瓜、絲瓜、扁豆和香椿等。
秋延后茬 即在8月份播種或定植,元旦前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種植的蔬菜主要有黃瓜、番茄、西葫蘆、茄子、菜豆、芹菜、甘藍、生菜、筒蒿和莞荽等。
冬春茬 即在12月份至翌年1月份育苗,2月份定植,6月底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4至6月份。種植品種同秋延后茬。
越夏茬 即在日光溫室內于夏季增種一茬蔬菜。一般6月底定植,9月下旬采收結束。種植的蔬菜為番茄、芹菜、苦瓜和佛手瓜以及生育期短的速生菜等。
二、增加蔬菜種類,引進新優品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原來的大路蔬菜了。因此開發與引進名優蔬菜品種,可提高蔬菜生產效益,滿足市場需求。
夏前大力推廣豐產、優質、早熟的優良品種及而低溫、弱光能力強的設施栽培專用品種仍是重中之重。此外,具有開發種植價值的特萊品種也應受到重視。如櫻桃番茄、漢城茼蒿、法國洋蔥、櫻桃蘿卜、五彩椒、飛碟西葫蘆、無刺黃瓜、韓國黃金西葫蘆、紫甘藍、綠菜花、生菜、牛蒡、蘆筍、菊花腦等都是我國超級市場上的新成員。
三、推廣應用先進生產技術
推廣應用設施栽培的先進技術,如節水灌溉技術、小型輕便農業機械、電腦監測系統等,使設施栽培逐步實現機械化、信息化,是降低成本、提高蔬菜競爭力的關鍵。
1.溫室配套技術 主要是對溫室結構的改良,如安裝使用自動化電動卷簾機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2.喜溫蔬菜深冬的栽培技術 通過改造溫室結構,在夏秋季節進行喜溫性蔬菜播種,深冬收獲上市,蔬菜價格高,可使菜農收益大幅增長。
3.遮陽網覆蓋越夏栽培技術 許多蔬菜在高溫多雨的夏季生長不良,產量低,品質差,因而出現蔬菜供應的夏淡季。通過覆蓋遮陽網,可降低光照強度和溫度,防止雨水沖擊,減輕病蟲危害,使一些不耐高溫的蔬菜安全越夏,保證夏季蔬菜供應。這樣,可充分利用溫室閑置期,延長夏季蔬菜供應期。
4.滴灌系統 在溫室內安裝簡易的重力滴灌系統或自動化滴灌系統,進行膜下灌溉,既節水、省工、高產,又可大大降低溫室內濕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5.應用薄膜防水滴劑 在薄膜內側涂抹滅滴靈(抗凝水劑),能消除薄膜內側的水滴,改善設施內部光照條件。
6.施用二氧化碳氣肥 主要采用燃放沼氣法,這樣在產生二氧化碳的同時,可提高溫室內溫度。采用這種方法,蔬菜一般可增產20%至40%,且能提早上市,提高商品性增加耐貯性。
7.粉塵法施藥 此法高效、省工,施藥時每個溫室僅需3至5分鐘,不用水,避免了因施藥而引起空氣濕度升高所引發的病害。而且用藥量可節省50%以上,藥塵分布均勻。
一、合理安排種植茬口 根據市場需要安排茬口,不僅可以填補市場空缺,而且蔬菜價格較高,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收益。主要種植茬口有以下幾種:
越冬茬 即在10月份播種或定植,至翌年6月初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1至5月份。栽培的蔬菜主要有黃瓜、番茄、辣椒、西葫蘆、茄子、豇豆、菜豆、厚皮甜瓜、苦瓜、絲瓜、扁豆和香椿等。
秋延后茬 即在8月份播種或定植,元旦前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種植的蔬菜主要有黃瓜、番茄、西葫蘆、茄子、菜豆、芹菜、甘藍、生菜、筒蒿和莞荽等。
冬春茬 即在12月份至翌年1月份育苗,2月份定植,6月底采收結束,商品菜上市期主要集中在4至6月份。種植品種同秋延后茬。
越夏茬 即在日光溫室內于夏季增種一茬蔬菜。一般6月底定植,9月下旬采收結束。種植的蔬菜為番茄、芹菜、苦瓜和佛手瓜以及生育期短的速生菜等。
二、增加蔬菜種類,引進新優品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原來的大路蔬菜了。因此開發與引進名優蔬菜品種,可提高蔬菜生產效益,滿足市場需求。
夏前大力推廣豐產、優質、早熟的優良品種及而低溫、弱光能力強的設施栽培專用品種仍是重中之重。此外,具有開發種植價值的特萊品種也應受到重視。如櫻桃番茄、漢城茼蒿、法國洋蔥、櫻桃蘿卜、五彩椒、飛碟西葫蘆、無刺黃瓜、韓國黃金西葫蘆、紫甘藍、綠菜花、生菜、牛蒡、蘆筍、菊花腦等都是我國超級市場上的新成員。
三、推廣應用先進生產技術
推廣應用設施栽培的先進技術,如節水灌溉技術、小型輕便農業機械、電腦監測系統等,使設施栽培逐步實現機械化、信息化,是降低成本、提高蔬菜競爭力的關鍵。
1.溫室配套技術 主要是對溫室結構的改良,如安裝使用自動化電動卷簾機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2.喜溫蔬菜深冬的栽培技術 通過改造溫室結構,在夏秋季節進行喜溫性蔬菜播種,深冬收獲上市,蔬菜價格高,可使菜農收益大幅增長。
3.遮陽網覆蓋越夏栽培技術 許多蔬菜在高溫多雨的夏季生長不良,產量低,品質差,因而出現蔬菜供應的夏淡季。通過覆蓋遮陽網,可降低光照強度和溫度,防止雨水沖擊,減輕病蟲危害,使一些不耐高溫的蔬菜安全越夏,保證夏季蔬菜供應。這樣,可充分利用溫室閑置期,延長夏季蔬菜供應期。
4.滴灌系統 在溫室內安裝簡易的重力滴灌系統或自動化滴灌系統,進行膜下灌溉,既節水、省工、高產,又可大大降低溫室內濕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5.應用薄膜防水滴劑 在薄膜內側涂抹滅滴靈(抗凝水劑),能消除薄膜內側的水滴,改善設施內部光照條件。
6.施用二氧化碳氣肥 主要采用燃放沼氣法,這樣在產生二氧化碳的同時,可提高溫室內溫度。采用這種方法,蔬菜一般可增產20%至40%,且能提早上市,提高商品性增加耐貯性。
7.粉塵法施藥 此法高效、省工,施藥時每個溫室僅需3至5分鐘,不用水,避免了因施藥而引起空氣濕度升高所引發的病害。而且用藥量可節省50%以上,藥塵分布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