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天門市無公害花椰菜標準化生產技術

   日期:2016-03-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9    
  天門市張港鎮位于漢水之濱,2005年,種植花椰菜2000公頃,其生產規模在全國鄉鎮排名前列。生產的“和玉”牌無公害花椰菜花球正、花色潔白、風味佳,產品遠銷2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打人國際市場。在花椰菜引進種植的20余年間,我們經過不斷的實踐、總結,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 

    1 產地條件 

    產地環境質量符合NY5010~2001《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的規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旱澇保收;土層深厚、疏松、肥沃,保肥、保水,土壤pH值為6.0~6.7的輕壤、砂壤或者中壤土。 

    2 栽培季節 

    天門市花椰菜為秋季栽培,根據早、中、晚熟不同的品種,6月底至7月下旬播種育苗,7月下旬至8月底定植,9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采收上市。 

    3 品種選擇 

    選用耐熱抗病,優質豐產,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早熟品種上海雜交70天(申花7號),中熟品種上海雜交100天(申花3號)和晚熟品種上海雜交120天等品種為宜。 

    4 育苗 

    4.1 營養缽準備 

    ①床址要求 選擇地勢高、排灌方便、小氣候比較涼爽和便于就近移栽的田塊作苗床,并將苗床作成廂面寬1.1~1.2m,溝寬0.5m以上,每667平方米大田需苗床面積10~12平方米。 

    ②營養土配制 選用3年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客土1立方米與30~40kg生物有機肥和45%的高效復合肥1kg充分混合,待營養土消毒后均勻鋪在苗床上,厚度10cm,面積約10平方米。 

    ③營養土消毒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g+50%的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g,或用25%的甲霜靈可濕性粉劑90g+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g,與40~50kg過篩細土混合,用2/3與1立方米的營養土混合消毒,1/3用作蓋籽土撒施10平方米苗床。 

    ④制缽 選用直徑5~5.5cm、缽高7~8cm的制缽器制缽。在制缽頭天潑足水分,使缽土濕度為土壤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次日,缽土應用手捏成團,齊胸落地即散。制缽時,做到邊制缽邊在苗床上擺缽成廂,每667平方米大田備缽3500~4000個。同時,在擺缽前,每667平方米苗床用50%辛硫磷乳油200ml拌細土30kg撒施至苗床,防治地下害蟲。營養缽做完后,用土將苗床四周培實,蓋好膜,并疏通溝路。 

    4.2 播種 

    ①播種期 早熟品種6月底至7月中旬播種,中熟品種7月中下旬播種,晚熟品種7月中旬播種。

    ②播種量 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15g,播種時,一缽播一粒種子。 

    ③播種方法 播種前,澆足缽水,達到澆透、澆勻,缽凹內有積水即可。播種后,用藥土作蓋籽土,達到缽與缽之間無間隙,缽凹蓋平,缽面外露。子葉展開后,再撒一層蓋籽土,覆蓋整個缽面,防止根系外露,植株倒伏。 

    4.3 苗床管理 

    ①遮陽調溫 播種后,搭建小棚,用遮陽網覆蓋苗床。一般從播種至子葉展開小真葉顯露全天覆蓋;從真葉顯露至第2片真葉開展前,晴天上午11∶00至下午3∶00覆蓋,陰天不覆蓋;第2片真葉展開后撤除遮陽網,但保留棚架。 

    ②管水 播種后至子葉展開小真葉顯露,要保持廂面濕潤,以利出苗;出苗后至第1片真葉展開以干為主,一般不灑水;第1片真葉展開后,見干見濕;第2片真葉展開后至移栽前3~5天,白天曬床,傍晚對發白的苗床用噴壺噴水補濕。在整個育苗期如遇雨,都要用塑料薄膜覆蓋苗床,以免拍苗,做到苗不移栽,膜不離床。 

    ③施肥 第2片真葉展開后,用清水糞對1%的尿素追施提苗肥;移栽前3~5天施送嫁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尿素150g,施后灑水。 

    5 大田準備 

    前茬春大豆收獲后,及時將大田深翻30cm以上,大塊架空炕田20~25天熟化土壤。定植前7~10天,經反復耕整將田塊整平后,按1.5m寬開溝作廂,作成廂面寬1.2m、溝寬0.3m、溝深0.2~0.25m的深溝窄廂。結合整地,一般中等肥力的田塊,每667平方米在施優質農家肥3000~4000kg的基礎上,配合施45%的高效復合肥50kg、硼砂1~1.5kg作基肥。 

    6 定植 

    早熟品種苗齡25天、真葉5~6片,中晚熟品種苗齡30天、真葉6~7片時定植為宜。定植時,以陰天或晴天傍晚定植為好,以利活苗。 

    每廂定植4行,早熟品種株距38cm,每667平方米定植3500株左右,中熟品種株距44cm,每667平方米定植3000株左右,晚熟品種株距53cm,每667平方米定植2500株左右。 

    定植時,先用移缽器按定植規格打洞(洞深以露出子葉節為宜),后在洞內施安家肥,每667平方米點施62%磷酸二銨2.5~3kg,再放營養缽,澆定根水,最后用干細土封定植口。 

    7 田間管理 

    7.1 合理灌溉 

    幼苗定植時正值高溫干旱季節,要采取小水勤灌的措施,保持土壤濕潤,直至活棵。緩苗后至花球采收期,花椰菜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特別是蹲苗以后到花球形成期需要大量的水分。生產上要經常保持廂面濕潤,如土壤墑情不足,應及時灌水。同時,還要抓好雨后清溝排漬工作。 

    7.2 科學施肥 

    ①緩苗肥 花椰菜定植緩苗后,要及時施用緩苗肥。一般早熟品種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kg,中晚熟品種施尿素10kg。 

    ②催球肥 緩苗肥施用后早熟品種10天以內,中晚熟品種15天以內施催球肥,每667平方米施用45%的高效復合肥20kg。 

    ③花球肥 花椰菜初顯花球時,早熟品種每667平方米施45%高效復合肥15kg,中晚熟品種施20kg。同時,還應葉面補施0.1%的鉬酸銨水溶液。 

    7.3 中耕培土 

    緩苗后進行第一次中耕,施用催球肥后,進行最后一次中耕,其間還應中耕1~2次。早熟品種一般不蹲苗,中晚熟品種最后一次中耕時,應向植株基部培土,防止倒伏,進行蹲苗。 

    7.4 折葉遮光 

    在花球直徑10cm左右時,將靠近花球的2~3片葉束住,或將葉片折彎覆蓋于花球表面,葉柄不能折斷,防止葉片干縮。也可摘1片基部老葉蓋在花球上。 

    8 病蟲害防治 

    8.1 病害 

    ①霜霉病 在病害發生初期,選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700倍液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2~3次。 

    ②細菌性黑斑病、黑腐病、軟腐病 在病害發生初期,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或新植霉素粉劑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0%龍克菌懸浮劑500倍液,或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防治,間隔7~10天,連續防治2~3次。 

    8.2 蟲害 

    ①蚜蟲 當有蚜株率≤15%時,選用3%啶蟲脒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1次,20天后視蟲情,再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9000倍液防治1次即可。 

    ②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 在低齡幼蟲發生高峰期,選用5%抑太保乳油1000~1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500~1000倍液,或5%氟鈴脲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寶路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0%除盡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15%安打懸浮劑3500~4500倍液防治,7~10天1次,連噴2~3次。 

    為防止病蟲產生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農藥應交替、輪換使用。花椰菜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9 采收 

    早熟品種見花后15~20天,中晚熟品種見花后20~30天即可采收。晚熟品種必須在嚴霜來臨前采收結束。適時采收的標準是:花球充分長大,質地潔白鮮嫩,表面細密平滑,凹凸較小,邊緣花枝尚未散開。 

    采收時用刀割下花球,留下靠近花球的3片嫩葉,以避免花球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受損傷和污染。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