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性清涼、味清淡,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養顏等保健功效。近年來,隨著人們生
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心態的改變,對蔬菜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讓人們吃上安
全、健康的蔬菜產品,我中心利用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結合實踐,克服了制約蔬菜
生產的多種不利因素, 使冬瓜生產取得了顯著效益,667m2產量達到9000kg,現將技術
措施總結如下。
一、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設施
1.栽培槽 栽培糟用24cm×12cm×5cm的標準紅磚建造,槽內徑48cm、高15cm、長
依棚而定,南北走向,槽間距60cm,槽底部鋪一層0.1mm厚的聚乙烯膜,以防土壤病蟲
害傳播。
2.栽培基質 有機基質可供選用的有菇渣、鋸末、玉米秸稈、玉米芯、向日葵稈、
酒糟等;無機基質有河沙、爐渣、珍珠巖等。有機基質經高溫發酵消毒后需與無機基質
再按一定配比混合。如酒泉市采用有機基質:無機基質=6∶4的配比,混合基質按每m3
加入10kg消毒雞糞+1.5kg硫酸鉀+1.5kg穩得高301活性肥, 摻勻后填槽,基質以裝
滿槽為宜。每茬作物收獲后進行基質消毒,基質一般可使用3~5年。
3.灌溉設施 具備自來水設施或在地面上建1.5m3高的蓄水池,每個栽培槽鋪2根
滴灌管或1根滴灌帶。
二、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的育苗
1.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耐低溫、 弱光、早熟、抗病、豐產的品種,酒泉市選用金
能手888等大型冬瓜。
2.茬次安排 12月10日前后育苗,元月中旬定植,4月上旬大量上市。
3.浸種催芽 先將精選好的種子用清水浸2~3h,取出待種殼稍晾干后再放入40%
福爾馬林100倍液中浸30min, 取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30℃清水浸泡12~16h。當
剖開種子見其內部無干心,兩片子葉已分離可進行催芽,用濕毛巾包好種子,放在30~
35℃條件下催芽,每天用30℃清水淘洗2次,3天可出芽。種子也可用溫湯浸種法進行種
子處理將精選好的種子放置在5倍于種子體積的60℃的熱水中, 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至水
溫降至30℃左右, 搓洗凈種子表皮粘質物,用清水浸泡12~16h后,在30~35℃條件下
催芽。
4.播種及管理 采用50孔穴盤進行人工無土育苗, 種子播深1.5cm,澆透水,置
于環境溫度28~30℃條件下育苗(為確保苗的質量,在設施條件比較差的地方,一般采
用電熱溫床育苗)。出苗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溫17℃左右,苗長到3葉1心時
開始使用葉面肥,葉面肥以0.2%的磷酸二氫鉀為好,7天噴1次。
三、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管理
1.定植 苗4葉1心時開始定植, 定植苗選用無病蟲、大小一致,健壯的苗子,采
用雙行錯位定植,同行株距70cm,植株基部距同部位槽邊10cm,基質略高于苗坨。
2.定植后管理
(1) 溫度和光照管理 冬瓜是喜溫蔬菜,但不同生育期對溫度要求不同,苗期白
天溫度控制在23~27℃,夜間溫度15~18℃,有利于促根壯秧,促進雌花的提早發育。
坐瓜期白天溫度25~27℃,夜溫15~18℃,利于促進果實的發育。
冬瓜屬短日照作物,但大多數品種對光照要求不嚴格,所以栽培過程中,在選擇適
當的栽培密度的前提下,簾子應早揭晚蓋,勤擦洗棚膜,盡可能延長光照時間。
(2)肥水管理 冬瓜澆水和追肥應遵循作物生長發育的需求規律和天氣情況而定,
盡可能滿足苗期每天每株1L的需水量,結果期每天每株1.5L的需水量。
追肥在定植后20天開始, 此后按植株長勢及需肥情況每10天追1次。開花前按每株
追有機生態專用肥15g、 硫酸鉀5g坐瓜期每株追有機生態專用肥25g、硫酸鉀10g,采收
前1個月停止追肥,肥料均勻灑在距根部5cm外的基質表面,并結合噴施葉面肥補充微肥,
在瓜膨大期噴2次巨能鈣肥。
(3) 植株調整與授粉 有機生態栽培冬瓜采用單干整枝,在主蔓上坐瓜,根據冬
瓜品種特性進行栽培和合理留瓜,從第2雌花開始坐瓜,比較集中的位置在9~17節之間,
1株留1瓜。及時將側枝、老葉和病葉摘除。
冬瓜因雄花較多,一般采用花期人工輔助授粉的措施,若用激素蘸花,一般用50~
100mg/kg的2,4-D中加入20mg/kg的赤霉素涂抹花托和柱頭,溫度低時采用上限,溫
度高時采用下限。
(4) 病蟲害防治 以生態防治為主,其他防治為輔:①育苗在無病蟲源的良好條
件下進行;②定植前高溫悶棚,徹底消滅室內病蟲源,放風口及緩沖間設置防蟲網,室
內張掛黃色板條誘殺蚜蟲;③在每隔幾個栽培槽間種植害蟲喜食的作物,集中消滅害蟲。
(5) 采收 適時采收是取得效益的保證,一般情況看瓜的外表特征來判斷采收標
準,青皮冬瓜皮上茸毛逐漸減少、稀疏,皮色由青綠轉為黃綠或深綠;粉皮冬瓜皮上出
現白色粉狀物為最佳采收時期,為了延長貯運時間,一定要帶瓜柄采收。
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心態的改變,對蔬菜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讓人們吃上安
全、健康的蔬菜產品,我中心利用有機生態無土栽培技術,結合實踐,克服了制約蔬菜
生產的多種不利因素, 使冬瓜生產取得了顯著效益,667m2產量達到9000kg,現將技術
措施總結如下。
一、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設施
1.栽培槽 栽培糟用24cm×12cm×5cm的標準紅磚建造,槽內徑48cm、高15cm、長
依棚而定,南北走向,槽間距60cm,槽底部鋪一層0.1mm厚的聚乙烯膜,以防土壤病蟲
害傳播。
2.栽培基質 有機基質可供選用的有菇渣、鋸末、玉米秸稈、玉米芯、向日葵稈、
酒糟等;無機基質有河沙、爐渣、珍珠巖等。有機基質經高溫發酵消毒后需與無機基質
再按一定配比混合。如酒泉市采用有機基質:無機基質=6∶4的配比,混合基質按每m3
加入10kg消毒雞糞+1.5kg硫酸鉀+1.5kg穩得高301活性肥, 摻勻后填槽,基質以裝
滿槽為宜。每茬作物收獲后進行基質消毒,基質一般可使用3~5年。
3.灌溉設施 具備自來水設施或在地面上建1.5m3高的蓄水池,每個栽培槽鋪2根
滴灌管或1根滴灌帶。
二、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的育苗
1.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耐低溫、 弱光、早熟、抗病、豐產的品種,酒泉市選用金
能手888等大型冬瓜。
2.茬次安排 12月10日前后育苗,元月中旬定植,4月上旬大量上市。
3.浸種催芽 先將精選好的種子用清水浸2~3h,取出待種殼稍晾干后再放入40%
福爾馬林100倍液中浸30min, 取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30℃清水浸泡12~16h。當
剖開種子見其內部無干心,兩片子葉已分離可進行催芽,用濕毛巾包好種子,放在30~
35℃條件下催芽,每天用30℃清水淘洗2次,3天可出芽。種子也可用溫湯浸種法進行種
子處理將精選好的種子放置在5倍于種子體積的60℃的熱水中, 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至水
溫降至30℃左右, 搓洗凈種子表皮粘質物,用清水浸泡12~16h后,在30~35℃條件下
催芽。
4.播種及管理 采用50孔穴盤進行人工無土育苗, 種子播深1.5cm,澆透水,置
于環境溫度28~30℃條件下育苗(為確保苗的質量,在設施條件比較差的地方,一般采
用電熱溫床育苗)。出苗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溫17℃左右,苗長到3葉1心時
開始使用葉面肥,葉面肥以0.2%的磷酸二氫鉀為好,7天噴1次。
三、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管理
1.定植 苗4葉1心時開始定植, 定植苗選用無病蟲、大小一致,健壯的苗子,采
用雙行錯位定植,同行株距70cm,植株基部距同部位槽邊10cm,基質略高于苗坨。
2.定植后管理
(1) 溫度和光照管理 冬瓜是喜溫蔬菜,但不同生育期對溫度要求不同,苗期白
天溫度控制在23~27℃,夜間溫度15~18℃,有利于促根壯秧,促進雌花的提早發育。
坐瓜期白天溫度25~27℃,夜溫15~18℃,利于促進果實的發育。
冬瓜屬短日照作物,但大多數品種對光照要求不嚴格,所以栽培過程中,在選擇適
當的栽培密度的前提下,簾子應早揭晚蓋,勤擦洗棚膜,盡可能延長光照時間。
(2)肥水管理 冬瓜澆水和追肥應遵循作物生長發育的需求規律和天氣情況而定,
盡可能滿足苗期每天每株1L的需水量,結果期每天每株1.5L的需水量。
追肥在定植后20天開始, 此后按植株長勢及需肥情況每10天追1次。開花前按每株
追有機生態專用肥15g、 硫酸鉀5g坐瓜期每株追有機生態專用肥25g、硫酸鉀10g,采收
前1個月停止追肥,肥料均勻灑在距根部5cm外的基質表面,并結合噴施葉面肥補充微肥,
在瓜膨大期噴2次巨能鈣肥。
(3) 植株調整與授粉 有機生態栽培冬瓜采用單干整枝,在主蔓上坐瓜,根據冬
瓜品種特性進行栽培和合理留瓜,從第2雌花開始坐瓜,比較集中的位置在9~17節之間,
1株留1瓜。及時將側枝、老葉和病葉摘除。
冬瓜因雄花較多,一般采用花期人工輔助授粉的措施,若用激素蘸花,一般用50~
100mg/kg的2,4-D中加入20mg/kg的赤霉素涂抹花托和柱頭,溫度低時采用上限,溫
度高時采用下限。
(4) 病蟲害防治 以生態防治為主,其他防治為輔:①育苗在無病蟲源的良好條
件下進行;②定植前高溫悶棚,徹底消滅室內病蟲源,放風口及緩沖間設置防蟲網,室
內張掛黃色板條誘殺蚜蟲;③在每隔幾個栽培槽間種植害蟲喜食的作物,集中消滅害蟲。
(5) 采收 適時采收是取得效益的保證,一般情況看瓜的外表特征來判斷采收標
準,青皮冬瓜皮上茸毛逐漸減少、稀疏,皮色由青綠轉為黃綠或深綠;粉皮冬瓜皮上出
現白色粉狀物為最佳采收時期,為了延長貯運時間,一定要帶瓜柄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