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保護地病蟲草害防治機具的選用

   日期:2016-03-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8    
  (一)保護地的類型與特點 
  
  保護地在我國主要指溫室和塑料棚。它主要用于控制栽培作物的光照、溫度、濕度等生長環境與條件,以減少其受季節、氣候的影響,達到常年多產的目的。 
  
  保護地在我國有如下幾種類型: 
  
  (1)全光溫室此類設備先進,可自動調溫、調濕,為大型連棟式,多為從國外引進,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大慶等城市郊區。 
  
  (2)玻璃溫室以玻璃為透光材料,有加溫設施,我國北方寒冷地區多有采用。 
  
  (3)塑料溫室以無色透明塑料為透光材料,有加溫設施,全國各地區皆有采用,造價比玻璃溫室便宜。 
  
  (4)塑料棚透光材料為塑料薄膜。結構簡單,可因地制宜建造,造價最便宜。為廣大農村廣泛實際用于生產的保護地。 
  
  目前我國保護地栽培的作物以蔬菜為主,如黃瓜、番茄、青椒、芹菜、四季豆、青菜、花椰菜,亦有用于栽植草莓、花卉等。保護地栽培作物較之露天栽培作物發生病蟲害較多。其主要原因為光照不足,作物對病蟲害的抵抗力降低;室內或棚內環境密閉。高溫高濕、加之天敵減少,容易發生病蟲害,通常情況下,病害多于蟲害。 
  
  防治保護地的病蟲害仍以化學防治為主。要根據病蟲對作物的危害情況及特點,正確選擇農藥和施藥方法,選擇適用的機具。 
  
  (二)保護地施藥方法及所用機臭 
  
  1.噴霧法是將傳統的噴霧方法用于保護地。在大型溫室內可使用機動噴霧機,如擔架式噴霧機,連接長噴霧軟管及噴桿、噴頭,由人工操作進行噴灑。也可使用噴霧噴粉機進行噴霧作業。在矮小的大棚里,只能使用人力操作的噴霧器如背負式噴霧器、壓縮噴霧器、踏板式噴霧器等,效率較低,人也勞累。 
  
  噴霧法的優點是農民熟悉此方法,有的有現成藥械可以使用。缺點是用水量大,費勞力,效率低,藥劑流失嚴重,并且使棚室內的濕度驟增,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又滋長了誘發病蟲害的條件,增加了施藥次數。操作者在密閉的空間內噴藥,極易受農藥的污染。尤其是在低矮的大棚溝噴藥,比在露地噴藥更易受害。因此在保護地施藥更要注意自身的防護以及限制作業時間,并產生了研究操作者不進入棚室進行噴藥的方法和相應機具的要求。 
  
  2.熱煙霧法霧滴的體積中值直徑小于或等于50微米的霧流叫煙霧,部分或完全靠熱能產生煙霧并進行噴施的方法叫熱煙霧法。熱煙霧法的適用范圍較廣,如森林、果林、橡膠園、經濟林及一些農田的病蟲害防治及環境消毒。自溫室及大棚等保護地出現后,亦有采用此法進行病蟲害防治的。 
  
  產生熱煙霧的方法主要有: 
  
  (1)熏煙法將農藥加熱,使其有效成分受熱擴散至空中,加熱方式有: 
  
  ①自燃式:在藥劑中加入燃料及發熱劑,將農藥加熱至500~600℃形成煙霧。煙霧片在市場上有售,點燃即可,不用機具。
  
  ②加熱式:利用其它熱源(例如火力)將農藥加熱至300~600℃形成煙霧。 
  
  (2)熱煙霧機噴煙法利用脈沖式小型噴氣發動機排氣管排出的高溫高速廢氣使藥液熱裂揮發呈煙霧狀排出。該機排氣溫度達800~1000℃,霧化粒徑一般在5~20微米范圍。有的還使用擴散劑來輸助霧化。使用時將熱煙霧機放在溫室門口向內噴,煙霧粒子約2小時可以基本沉降附著。 
  
  我國曾先后研制生產了較多型式的脈沖式煙霧機。50年代時上海農業藥械廠即已研制生產了手提式東風-5型煙霧機,后來浙江省云和縣農機廠和有關單位在該機基礎上改進成3Y--10型背負式煙霧機,其后又開發了3y--14型煙霧機。 
  
  近期則有由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與云南省金馬機械廠合作研制的3YD--8型及3YD--8A型背負肩掛式煙霧機,霧滴粒徑小于10微米。前者噴管長而直,可首選用于橡膠園;后者可用于一般防治。南京林業大學與南通海安廣達集團廣益公司共同研制了6HY--25型背負肩掛煙霧機。浙江紹興興林煙霧機廠還生產3Y系列煙霧機(3Y--8、3Y--15、3Y--35型)。這些煙霧機雖然主要為防治森林病蟲害設計,在林業上使用得較多,但也可用于大田、果樹、環境衛生與保護地。幾種熱煙霧機的主要技術規格見表27。 
  
  在保護地使用熱煙霧機法的優點是生產效率高,特別是在作物生長茂密時,噴霧法操作不便,而熱煙霧法能在密閉空間內很好地發揮藥效,并且省工省時。由于噴煙霧時不用水,不會增加溫室內的濕度,對作物的污染也少。發煙時操作人員在室外,不致受到藥劑污染。熱煙霧噴施以傍晚時的效果比其它時間更好。 
  
  但熱煙霧法也有缺點:熏煙法對農藥加熱的時間較長,農藥有效成分易受熱分解,因此只能選用受熱不致分解的農藥,在應用上有局限性。煙劑的使用成本比常用劑型有所提高。熱煙霧機由于高溫排氣與農藥的接觸時間很短,所以農藥受熱分解很少,但機具投資費用較高。工作時發動機噪聲很大。還有就是在保護地噴施煙劑時要求棚室密閉,防止煙云逸失。當棚室發生破損時要及時修補好,否則將有煙霧逸入大氣,影響防治效果,反過來又要增加煙劑的用量,而增高了使用成本。 
  
  3.粉塵法粉塵法是我國于80年代后期新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于保護地的施藥技術。它是利用農藥粉塵在保護地棚室空間內的飄浮(飄翔效應)及相互碰憧(布朗運動)作用,使粉粒在空中作全方位運動而能在株冠層中很好的擴散、穿透、深入到比較隱蔽的部分,從而在作物的各個部位得到較均勻的沉積分布。 
  
  粉塵法使用的粉劑要求有效成分的顆粒細度小于10微米,并在粉劑中摻入一種分散劑,用一定強度的氣流吹送和噴撒。這樣粉劑易于形成飄塵,在空中飄浮擴散相當長的時間后逐漸沉降,并且不易絮結(相互粘結甚至成塊成團)。可使用國產的豐收--5、豐收--10型等手搖噴粉器施藥。操作時手柄搖轉速度不低于35轉/分,排粉量調節在200克/分左右。不用扇形噴粉罩,讓粉劑直接從直噴管噴出,可使粉塵分散得更好。當然,使用噴霧噴粉機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噴粉時采用退行噴撒法,以減少粉塵對操作者的污染。邊后退邊左右擺動直噴管,植株高大時將噴管作上下左右擺動。 
  
  噴撒時間最好是傍晚或早晨,噴后2小時即可揭棚。如果是傍晚噴撒,可到第二天早晨揭棚。晴天中午應避免噴粉,因陽光很強時粉塵在植株上的沉積率較低。陰天則不限時間都可以噴。 
  
  在大田噴粉由于其飄移損失多,并且污染大氣與環境,這種方法近年來已逐漸淘汰,但是在棚室特殊的封閉環境中,其缺點卻反而變成優點而充分顯示出來。而且在保護地內希望粉粒的飄翔作用和布朗運動特性越強越好。粉粒的飄翔時間如能維持到20分鐘以上,其擴散分布和沉積狀況就很好了,粉塵法具有熱煙霧法作業效率高的特點,卻沒有藥劑受熱分解的問題;由于它在作物上的沉積率高,比同類藥物用噴霧法施用的效果好,并且省工、省藥、省水,施用方法簡便,不增加棚室的濕度,增產效果顯著,深得菜農們的歡迎。在棚室有破損而封閉不良的情況下,粉塵亦能滯留在棚室中,因此,粉塵法是一種節約、高效、安全、比較理想的農藥使用技術,值得進一步試驗推廣。 
  
  4.冷煙霧法利用氣力或機械方法在常溫下產生煙霧并進行噴布的方法叫常溫煙霧法,亦稱冷煙霧法。動日本為了解決在保護地用常規噴霧法或熱煙霧法防治作物病蟲害存在的問題,并為達到作業時無人操作的目的,于1975年首先開發了這項新技術。用冷煙霧法產生煙霧的機具叫常溫煙霧機。 
  
  常溫煙霧機的噴頭呈渦流室狀。機具上的空氣壓縮機將壓縮空氣自噴頭的切向送進渦流室,在室內一邊高速旋轉一邊沿軸向前進,并在渦流室前端形成真空,吸入藥液,兩者混合后以高速噴出噴口,形成霧化;機上軸流風機排出的氣流吹送這初次形成的霧滴,使其再次霧化成更細的霧滴,有的機型還利用超聲波幫助霧化。常溫煙霧機的霧滴粒徑一般不大于30微米,有的不大于10微米。有的機型可以自行啟動和停車,并控制作業時間,以及延時送風。工作時機具放在溫室外,噴管對著室內吹。噴出的煙霧彌漫整個溫室,噴后2~3小時煙霧粒子基本上沉下來附著在作物上。一般在黃昏或晚上噴灑,不影響白天的田間作業。噴后關好溫室密閉,到第二天早晨打開。該方法的特點是噴霧不用熱量,使用的農藥不產生熱分解。乳劑、液劑、可濕性粉劑等劑型農藥都可使用。噴藥時用水量少,不顯著增加溫室內的濕度,因而不誘發病蟲害。工作時操作人員不進入溫室,安全,并且工效高,防治效果好。常溫煙霧的殘效期較短,正好適用于蔬菜生產。缺點是機具價格較高。 
  
  近年來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已開發了較多的常溫煙霧機產品,并在溫室廣泛使用。我國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于1989年研制成功3CY--5F(基本型)、3CY--2.5(輕型)型常溫煙霧機(霧滴直徑不大于35微米),由合肥農機修造廠生產。中國農業機械化研究院與蘇州農業藥械廠亦研制成功3YL2型常溫煙霧機。當前南京農業機械化所又在研制新一輪的常溫煙霧機。冷煙霧法也將在我國的保護地內逐步獲得應用。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