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栽培有哪些形式?保護地栽培形式總的可分為玻璃溫室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兩大類。玻璃溫室根據熱源又分為加溫溫室栽培和日光溫室栽培。塑料大棚根據其結構和所用建筑材料又可分為很多種 類型,如屋脊式大棚或半拱形大棚及單面傾斜式大棚。加溫溫室適用于年平均氣溫15度線以北地區,在寒冷冬季,除利用太陽的輻射外,還需加溫,提高溫室的溫度。加溫系統的熱源可利用地熱(溫泉水)、工廠和發電廠的鍋爐回水、油田天然氣等采熱,成本較低。沒有采熱可利用的地方,則需利用煤、石油燃料進行加熱。日光溫室和各種形式的塑料大棚是利用太陽的輻射熱進行加溫。溫帶地區的冬季,太陽隔射到地面的熱量大約為每分鐘每平方厘米4.1868焦(1.0卡/平方厘米乘分),據計算,塑料大棚24小時,每平方厘米面積上可獲得1694.8焦(604.8卡)的熱量,如夜間采取相應的保溫措施,日光溫室覆蓋草簾和拱形大棚內增加1~2層農膜,增溫保溫效果則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