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沭縣引進荷蘭豆優(yōu)良品種“二村赤花二號”,每667 m2收入可達2200余元,經(jīng)濟效益可觀。通過多年種植,摸索出一套無公害高產(chǎn)栽培技術?,F(xiàn)將有關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品種特性
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強,豐產(chǎn)、優(yōu)質、抗病等優(yōu)點。分枝力強,開花節(jié)位低,播后60d左右采摘豆莢。豆莢品質優(yōu)秀,屬軟莢品種,適宜加工出口。每隔1~2 d可采摘1次。春、秋播種產(chǎn)量基本相當,每667 m2產(chǎn)量750kg左右,高產(chǎn)可達900kg。
二.生長環(huán)境
“二村赤花二號”荷蘭豆為長日照作物,喜冷涼,18-20℃最適宜種子萌發(fā);苗期耐寒,開花、結莢期不耐低溫;生育期最適溫度為18~23℃,高于25℃豆莢品質下降。根系發(fā)達,抗旱能力強。整個生育期要求空氣及土壤濕度,土壤和空氣干旱,易落花落果,但也不能澇。
三、土壤及地塊選擇
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強,疏松且有機質含量高的中性壤土、沙壤土適宜其生長;選擇肥力中等或中等以上,地勢平整,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
四.茬口安排
“二村赤花二號”荷蘭豆忌連王恒華。山東省臨沐縣農(nóng)業(yè)局,276700作,也不宜與豆科作物連作,可以實行3-4年輪作。一年可分春、秋兩季種植,春播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以前完成。秋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播種,氣溫降低時要采取防寒保溫措施。
五,施肥及種植規(guī)格要求
播前施足基肥,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 500 kg左右,過磷酸鈣15~20 kg或復合肥25kg,施肥后深翻,碎坷,耙平,肥土混合。選擇健粒種子,播前O~5℃處理10-20d,利于早花,花芽分化節(jié)位低,提高產(chǎn)量。具體做法:用冷水浸種2 h至種皮發(fā)漲后取出,用紗布包好,置于15~20℃的常溫下,每2 h用冷涼的井水澆1次,約20h后待胚芽露出,放在0~5℃的低溫下處理10余d,便可取出播種。平畦或起壟合理密植:平畦雙行播種,畦面寬150 cm,大行距90ClTI,小行距60cm,株距15~20cm,每穴播種2~3粒,起壟單行播種,壟高15~20cm,壟面寬10~15 cm,壟溝寬30cm左右。每穴播種2~3粒。
六、田間管理
1.澆水施肥
適期澆水,量不宜太大,遇旱只能“走溝水”。幼苗期需水量較小,抽蔓時10~15 d澆水1次,開花期至結莢期需水量大,8~9d澆1次水。
抽蔓旺長時以追施氮肥為主,開花結莢期每667 m2追施復合肥20 kg,始花后適時噴灑磷酸磷酸二氫鉀葉面肥。第1次采莢后,每667 m2追施復合肥15kg;每采收2~3次后應根外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和少量尿素液肥。
2.防寒
寒流來臨前搭小拱棚確保荷蘭豆越冬,防治凍害發(fā)生。翌年氣溫回升,適時拆棚。
3.除草立架
及時清除田間雜草。當荷蘭豆卷須時,及時搭架。利于通風透光爬蔓,減少病害發(fā)生,增強光合作用。每穴一桿與臨行對應株搭“人”字形架,或在兩行間每隔7m左右樹樁,樁高約1.5 m,樁上系細鐵絲或尼龍繩。
4.防早衰
結莢后,每隔5~7 d噴灑1次磷酸磷酸二氫鉀葉面肥,連續(xù)噴灑2~3次。
5.病蟲害防治
白粉病、銹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倍噴霧防治。用1.8%阿維菌素5 000倍液防治豌豆蚜和豌豆?jié)撊~蠅,采摘中后期摘除底部蟲食葉片。
6.采摘
花后1周左右,豆莢停止生長,手摸種子已有手感時采摘,早采太嫩產(chǎn)量低,晚摘種子發(fā)育,品質降低,豆棵早衰。如果貯藏,較平常采摘提早1~2d。采收期可達30d。挑選色澤鮮綠、無損傷、無病蟲的常形豆莢及時交送蔬菜加工企業(yè)加工。
一.品種特性
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強,豐產(chǎn)、優(yōu)質、抗病等優(yōu)點。分枝力強,開花節(jié)位低,播后60d左右采摘豆莢。豆莢品質優(yōu)秀,屬軟莢品種,適宜加工出口。每隔1~2 d可采摘1次。春、秋播種產(chǎn)量基本相當,每667 m2產(chǎn)量750kg左右,高產(chǎn)可達900kg。
二.生長環(huán)境
“二村赤花二號”荷蘭豆為長日照作物,喜冷涼,18-20℃最適宜種子萌發(fā);苗期耐寒,開花、結莢期不耐低溫;生育期最適溫度為18~23℃,高于25℃豆莢品質下降。根系發(fā)達,抗旱能力強。整個生育期要求空氣及土壤濕度,土壤和空氣干旱,易落花落果,但也不能澇。
三、土壤及地塊選擇
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強,疏松且有機質含量高的中性壤土、沙壤土適宜其生長;選擇肥力中等或中等以上,地勢平整,排灌方便的田塊種植。
四.茬口安排
“二村赤花二號”荷蘭豆忌連王恒華。山東省臨沐縣農(nóng)業(yè)局,276700作,也不宜與豆科作物連作,可以實行3-4年輪作。一年可分春、秋兩季種植,春播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以前完成。秋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播種,氣溫降低時要采取防寒保溫措施。
五,施肥及種植規(guī)格要求
播前施足基肥,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 500 kg左右,過磷酸鈣15~20 kg或復合肥25kg,施肥后深翻,碎坷,耙平,肥土混合。選擇健粒種子,播前O~5℃處理10-20d,利于早花,花芽分化節(jié)位低,提高產(chǎn)量。具體做法:用冷水浸種2 h至種皮發(fā)漲后取出,用紗布包好,置于15~20℃的常溫下,每2 h用冷涼的井水澆1次,約20h后待胚芽露出,放在0~5℃的低溫下處理10余d,便可取出播種。平畦或起壟合理密植:平畦雙行播種,畦面寬150 cm,大行距90ClTI,小行距60cm,株距15~20cm,每穴播種2~3粒,起壟單行播種,壟高15~20cm,壟面寬10~15 cm,壟溝寬30cm左右。每穴播種2~3粒。
六、田間管理
1.澆水施肥
適期澆水,量不宜太大,遇旱只能“走溝水”。幼苗期需水量較小,抽蔓時10~15 d澆水1次,開花期至結莢期需水量大,8~9d澆1次水。
抽蔓旺長時以追施氮肥為主,開花結莢期每667 m2追施復合肥20 kg,始花后適時噴灑磷酸磷酸二氫鉀葉面肥。第1次采莢后,每667 m2追施復合肥15kg;每采收2~3次后應根外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和少量尿素液肥。
2.防寒
寒流來臨前搭小拱棚確保荷蘭豆越冬,防治凍害發(fā)生。翌年氣溫回升,適時拆棚。
3.除草立架
及時清除田間雜草。當荷蘭豆卷須時,及時搭架。利于通風透光爬蔓,減少病害發(fā)生,增強光合作用。每穴一桿與臨行對應株搭“人”字形架,或在兩行間每隔7m左右樹樁,樁高約1.5 m,樁上系細鐵絲或尼龍繩。
4.防早衰
結莢后,每隔5~7 d噴灑1次磷酸磷酸二氫鉀葉面肥,連續(xù)噴灑2~3次。
5.病蟲害防治
白粉病、銹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倍噴霧防治。用1.8%阿維菌素5 000倍液防治豌豆蚜和豌豆?jié)撊~蠅,采摘中后期摘除底部蟲食葉片。
6.采摘
花后1周左右,豆莢停止生長,手摸種子已有手感時采摘,早采太嫩產(chǎn)量低,晚摘種子發(fā)育,品質降低,豆棵早衰。如果貯藏,較平常采摘提早1~2d。采收期可達30d。挑選色澤鮮綠、無損傷、無病蟲的常形豆莢及時交送蔬菜加工企業(yè)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