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甘藍是由日本野崎公司選育的耐熱甘藍品種,浙江省慈溪市2002年引進試種,目前已成為該市夏季和早秋甘藍的主栽品種。植株生長勢強,開展度60~80厘米,株高28厘米;葉球扁平緊實,直徑21~22厘米,高12~14厘米,單球重1.5~2公斤,中心柱高5.5~7.5厘米。耐寒、耐熱,對干旱的適應性強,平均畝產4000公斤以上。
播種育苗 適宜播期為6月中下旬。用72孔穴盤基質育苗,每穴播1粒種子。蓋種后噴透水,然后蓋地膜。子葉頂土時及時揭去地膜,注意覆蓋遮陽網和棚內通風降溫。出苗后基質保持一定的濕度,幼苗2葉1心時澆施0.5%尿素液補充營養。
定植 結合耕翻做畦,每畝施有機復合肥100~150公斤和三元復合肥40公斤作基肥,畦寬1.8米(連溝),畦高20~25厘米,每畦種3行,于晴天傍晚或陰天移栽。定植后早、晚澆水,以利于發根。一般每畝2600~2800株。
田間管理 結球初期在早晚及時灌水,每次灌水后立即排除溝內積水。收獲前10天停止灌水,以免裂球和發生軟腐病。第一次追肥在幼苗定植活棵后,每50公斤水加0.5公斤尿素,促使新根生長;第二次追肥在蓮座葉生長初期,每畝施尿素7~10公斤;第三次在蓮座期,在行間開溝深埋三元復合肥,施后封土灌水,每畝用20~25公斤加施硫酸鉀5公斤。在蓮座期葉面噴施腐植酸鈣800倍液和0.3%磷酸二氫鉀液,10天一次,連噴2~3次,能有效防止“干燒心”和裂球。
病蟲防治 夏秋季甘藍以小菜蛾、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等危害較重,應及時防治,藥劑可選用2.5%菜喜、15%杜邦安打、5%抑太保、5%卡死克等。主要病害有軟腐病和黑腐病,宜實行輪作、防止害蟲和機械損傷,以免病菌侵入,化學防治可選用77%可殺得、72%農用鏈霉素、53%金雷多米爾錳鋅等藥劑。
播種育苗 適宜播期為6月中下旬。用72孔穴盤基質育苗,每穴播1粒種子。蓋種后噴透水,然后蓋地膜。子葉頂土時及時揭去地膜,注意覆蓋遮陽網和棚內通風降溫。出苗后基質保持一定的濕度,幼苗2葉1心時澆施0.5%尿素液補充營養。
定植 結合耕翻做畦,每畝施有機復合肥100~150公斤和三元復合肥40公斤作基肥,畦寬1.8米(連溝),畦高20~25厘米,每畦種3行,于晴天傍晚或陰天移栽。定植后早、晚澆水,以利于發根。一般每畝2600~2800株。
田間管理 結球初期在早晚及時灌水,每次灌水后立即排除溝內積水。收獲前10天停止灌水,以免裂球和發生軟腐病。第一次追肥在幼苗定植活棵后,每50公斤水加0.5公斤尿素,促使新根生長;第二次追肥在蓮座葉生長初期,每畝施尿素7~10公斤;第三次在蓮座期,在行間開溝深埋三元復合肥,施后封土灌水,每畝用20~25公斤加施硫酸鉀5公斤。在蓮座期葉面噴施腐植酸鈣800倍液和0.3%磷酸二氫鉀液,10天一次,連噴2~3次,能有效防止“干燒心”和裂球。
病蟲防治 夏秋季甘藍以小菜蛾、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等危害較重,應及時防治,藥劑可選用2.5%菜喜、15%杜邦安打、5%抑太保、5%卡死克等。主要病害有軟腐病和黑腐病,宜實行輪作、防止害蟲和機械損傷,以免病菌侵入,化學防治可選用77%可殺得、72%農用鏈霉素、53%金雷多米爾錳鋅等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