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羽衣甘藍的栽培與管理

   日期:2015-05-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50    
    羽衣甘藍(BrassicaOleraceavaracephala)又名綠葉甘藍。十字花科蕓薹屬。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中海至小亞西亞一帶,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年古希臘就廣為栽培,如今在英國、荷蘭、德國、美國種植較多,且品種各異,有觀賞用羽衣甘藍,亦有菜用羽衣甘藍。我國引種栽培歷史不長,尤其是觀賞羽衣甘藍是近十幾年才有少量種植,也只是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  

    形態特征:羽衣甘藍植株高大,株高為30~40厘米,植株開展度為60厘米,根系發達,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層內。葉片呈長橢圓形,葉背梢被蠟粉,葉緣羽狀分裂并向上卷縮形成皺褶。 

    習性:羽衣甘藍喜歡冷涼溫和氣候,耐寒,生長適溫為20℃~25℃,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8℃~25℃,苗期較耐高溫,冬季耐寒、耐凍。  

    栽培管理:羽衣甘藍對土壤適應性強,以耕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有機質豐富的壤土地為好。羽衣甘藍不耐澇,雨季應注意排水。  

    繁殖:羽衣甘藍的育苗可采用營養杯育苗及苗床育苗兩種方式,8~12月份均可育苗移栽。育苗時先將苗畦澆透,播種后上覆0.5~1厘米厚的細土,畝用種量為30克。出苗后保持苗床濕潤,幼苗長至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到大田。夏季育苗可用遮陽網覆蓋,冬季育苗時注意保溫。羽衣甘藍生長期較長,連續采收時間長,對營養需求量大,整地前施足基肥是其獲得高產的關鍵。當幼苗長至5~6片真葉時可定植到大田,株距為30厘米,行距為40厘米,畝植3500~4000株。營養杯育苗的在定植前可施一次“送嫁肥”,苗床育苗的在冬季定植后可施一次“定根肥”,以促進幼苗生長。  

    定植后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下雨天及時排水防澇。緩苗后及時追肥,采收前需追肥2~3次,以后每隔7~10天追施一次復合肥。  

    園林應用:觀賞羽衣甘藍由于品種不同,葉色豐富多變,葉形也不盡相同,葉緣有紫紅、綠、紅、粉等顏色,葉面有淡黃、綠等顏色,整個植株形如牡丹,所以觀賞羽衣甘藍也被形象地稱為"葉牡丹",多用于盆栽觀賞,目前歐美及日本將部分觀賞羽衣甘藍品種用于鮮切花銷售。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