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雷竹筍覆蓋技術

   日期:2015-05-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31    
    雷竹在我市有一定種植面積,如何提高雷竹筍早期產量,覆蓋是一項簡便易行的提高效益的措施,根據試驗研究,雷竹出筍的起點溫度在9-10℃,而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一般平均氣溫為3-5℃。為使雷竹提早出筍,可采取保溫、增溫技術,以提高土壤溫度來達到目的。實踐證明,在冬季采用覆蓋物進行竹林地覆蓋是提高土壤溫度的有效方法。 

  一、覆蓋物 一般采用竹葉、谷殼、稻草等,以竹葉保溫、增溫效果最好,谷殼次之,稻草相對較差,但竹葉難以得到,谷殼、稻草容易得到,來源豐富,實踐中,以谷殼和稻草混合較常見,可使雷竹筍提早30-45天出筍。 

  二、覆蓋時間 一般在12月上、中旬進行,覆蓋后30-40天出筍,可在春節前后賣到最高價,經濟效益明顯。覆蓋時間過早,外界氣溫還高,沒有必要;覆蓋時間過遲,氣溫已經下降,竹筍開始休眠,效果不佳。 

  三、覆蓋厚度 一般以覆蓋物厚度30厘米左右為宜。過薄,保溫、增溫效果不明顯,溫度達不到出筍起點溫度(10℃);過厚,雖能顯著提早出筍,當年效益較早,但出筍過早,使母竹留養困難,以后不能連續進行覆蓋,影響下年產量。 

  四、覆蓋方法 下層用切短的稻草、廄肥等覆蓋發酵增溫,厚度15-20厘米;上層覆蓋谷殼保溫、透氣,厚度10-15厘米,使增溫和保溫兩者結合起來,達到提早出筍目的。 

  五、覆蓋期管理 覆蓋前先將竹林地削平,再用液體肥澆潑濕潤,按上法分兩次蓋上覆蓋物;覆蓋后,如遇久晴不雨,土壤干燥,應潑澆1-2次水,以提高土壤濕度。潑澆的液體肥可每畝用尿素60公斤或人糞尿1000公斤兌水潑澆,以提高雷竹筍產量。 

  六、覆蓋竹林地的挖筍和養竹 覆蓋地挖筍,可用兩腳踩,觸及筍尖后打開覆蓋物,挖出竹筍,挖后在穴內施少量尿素后復土和覆蓋物(以利竹鞭復壯);挖筍過半后,先撤掉部分覆蓋物,以降低土壤溫度和濕度,控制延遲竹筍出土,便于母竹的留養;挖筍結束后,氣溫逐漸回升,分兩次撤掉覆蓋物。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