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地施肥。選擇耕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種植。移栽前把土拍細整平,做成寬1.7米的畦面,每畝在畦面上撒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肥料放好后撈溝,溝深16.5厘米,溝底做成船底形,便于田間管理,溝泥放入畦面,蓋住肥料,把畦面泥土整平。
二、適期早播,中棚育苗。1月中旬播種,選用熟化培肥的土壤制成營養缽育苗,每缽播種2粒,播后覆土2厘米厚,齊苗后每缽留1苗。塑料中棚通常3米寬,長度不限,苗床建在中央,床寬2米,為便于管理,中棚要留門。為保證苗出齊,播后要在畦上加蓋地膜,膜兩邊可不壓土,便于出苗后抽出地膜,然后在畦上再架小拱棚,覆蓋塑料薄膜。要求小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移栽前5―7天逐步煉苗,育苗期間若苗床水分不足,可用井水或溫水澆苗床。
三、合理密植。在畦面上蓋地膜,在地膜上按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打洞,谷雨前后開始移栽,把營養缽放入洞中,并用泥土把洞口地膜壓實。
四、田間管理。移栽后開始搭棚。當主莖長到1―1.2米長時開始打頂。扁豆見花就要施肥。初花期每畝用碳銨50公斤,每月施2次,直到9月底為止。扁豆是喜磷作物,在使用底肥、追肥、葉面肥時要注意氮磷肥的搭配使用。為提高結莢率,增加莢重,初花期開始要使用含硼、鉬元素的葉面肥,每兩次花期每畝用838兩包半,每半包對一桶水。生長期一般無需澆水。
五、病蟲害防治。苗期要注意防治炭疽病、立枯病,可選用25%多菌靈400倍液澆根。結莢期主要害蟲有紅鈴蟲、棉鈴蟲、豆野螟、扁豆螟、玉米螟,可選用高效、速殺、低殘留菊酯類農藥防治。但噴藥時注意不要將藥液噴到豆莢上,以防污染。秋季開花后要防黑斑病,可用無公害、無殘留的醫用青霉素鈉。為節省用工,青霉素、菊酯類農藥、883可三藥并用。
二、適期早播,中棚育苗。1月中旬播種,選用熟化培肥的土壤制成營養缽育苗,每缽播種2粒,播后覆土2厘米厚,齊苗后每缽留1苗。塑料中棚通常3米寬,長度不限,苗床建在中央,床寬2米,為便于管理,中棚要留門。為保證苗出齊,播后要在畦上加蓋地膜,膜兩邊可不壓土,便于出苗后抽出地膜,然后在畦上再架小拱棚,覆蓋塑料薄膜。要求小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移栽前5―7天逐步煉苗,育苗期間若苗床水分不足,可用井水或溫水澆苗床。
三、合理密植。在畦面上蓋地膜,在地膜上按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打洞,谷雨前后開始移栽,把營養缽放入洞中,并用泥土把洞口地膜壓實。
四、田間管理。移栽后開始搭棚。當主莖長到1―1.2米長時開始打頂。扁豆見花就要施肥。初花期每畝用碳銨50公斤,每月施2次,直到9月底為止。扁豆是喜磷作物,在使用底肥、追肥、葉面肥時要注意氮磷肥的搭配使用。為提高結莢率,增加莢重,初花期開始要使用含硼、鉬元素的葉面肥,每兩次花期每畝用838兩包半,每半包對一桶水。生長期一般無需澆水。
五、病蟲害防治。苗期要注意防治炭疽病、立枯病,可選用25%多菌靈400倍液澆根。結莢期主要害蟲有紅鈴蟲、棉鈴蟲、豆野螟、扁豆螟、玉米螟,可選用高效、速殺、低殘留菊酯類農藥防治。但噴藥時注意不要將藥液噴到豆莢上,以防污染。秋季開花后要防黑斑病,可用無公害、無殘留的醫用青霉素鈉。為節省用工,青霉素、菊酯類農藥、883可三藥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