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棚綠瓣豆芽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日期:2016-01-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1    
    人們食用的大豆芽萊,通常是黃瓣的。近幾年,蒼山縣廣大菜農利用塑料大棚常年生產綠瓣豆芽菜,由于綠瓣豆芽菜的芽(下胚軸)是綠色的,所以人們稱其為綠瓣豆芽菜。這樣的豆芽菜與黃瓣大豆芽菜相比,更為人們所喜食,現已暢銷國內各大城市,種植和銷售前景廣闊。 

    1 生產特點 

    1.1 周期短 

    隨時建棚,隨時生產。夏季4~5天1茬,春、秋7~8天1茬,冬季10~12天1茬。 

    1.2 不受季節限制 

    一年四季可天天播種,天天收獲,天天出售,天天有收入。 

    1.3 投資少、見效快 

    建一個140平方米左右的塑料棚,投資僅2000元左右,建棚后即可做畦播種。即使在冬季,播種后第 10~12天就可收獲出售。每平方米畦面播豆種2kg,一般可產芽菜14~15kg。2kg豆種10元左右,2kg豆種所生產的芽菜可賣30元左右,大棚內可播種的畦面面積約占棚內總面積的3/4。假如農戶勞動力充足,常年利用1畝面積的大棚生產這種芽菜,年收益是非??捎^的。 

    1.4 簡單易學、老少均可種植 

    栽培綠瓣豆芽菜技術含量較低,菜農一學就會,而且重體力活少,男、女、老、少均可種植。 

    1.5 蔬菜無公害、上市不愁賣 

    生產綠瓣豆芽菜,不用施肥料。栽培豆芽所用的細沙是一茬一換新,且于棚內栽培,極少發生病蟲害,也不用施農藥,生產出的豆芽菜無污染、清潔衛生、色綠鮮嫩、營養豐富,下鍋熱炒或浸燙后涼拌都別具風味。因此,人們稱其為無公害新興蔬菜,買者多,銷售量大,常年暢銷不滯。 

    2 生產技術 

    2.1 建棚整畦 

    在塑料大棚內栽培生產綠瓣豆芽菜,在寒冷和,低溫季節,可利用大棚采光增溫和保溫;在高溫和多雨季節,可利用大棚避雨和遮陽,并且能防止病蟲害傳入。大棚可大可小,可建在大田里,也可建在庭院里。一般采用冬暖型塑料大棚,也可采用改良式春用型塑料大棚。原有的冬暖型或春用型塑料大棚在清除前茬蔬菜的殘枝敗葉和進行地面、空間消毒后也可利用。 

    塑料大棚建好后,在棚內做畦。畦南北向,寬0.9~1.0m,長度根據棚寬而定,畦深10cm左右。畦底要平坦壓實,畦邊要齊、直,畦與畦之間留25~30cm的作業道。冬季寒冷和低溫時期可用磚或土坯砌畦埂,把畦床建在地面上,以便于提高畦溫。 

    2.2 選種 

    根據種皮顏色,大豆種子可分為黃色、青色、褐色、褐紅色、黑色及雙色幾種。生產大豆芽菜最好選用褐紅色大豆,因為它比其他品種發芽快而整齊,且抗苗期病害,豆芽高產;其次是選用黑豆和褐色大豆;再次是青豆和黃豆。一定要用當年產的新豆種,隔年的陳種子和變質的種子不能用。 

    2.3 浸泡種子 

    按每平方米畦面用種子2kg備種,浸種前先剔除破爛種子及雜質,然后放入30℃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同時按水量加入無根豆芽素,每10kg種子用50kg水,加無根豆芽素2mL,待大豆充分吸收水分后,撈出微晾即可播種。 

    2.4 鋪沙、播種、蓋沙 

    播種前先于畦內鋪2~2.5cm厚過篩的細沙(過篩的細土也可),摟平做底土,以使種子胚根下扎。將浸泡好的種子均勻地撒播于畦內沙上,種子要粒挨粒,但不可重疊,更不可成堆。播種后,在種子上面蓋一層紗網,然后再覆蓋2.5cm厚的細沙(也是過篩的),摟平后隨即澆透水。 

    2.5 播后管理 

    2.5.1 溫度 棚內溫度掌握在20~30℃最適宜,不能忽冷、忽熱。一旦遭受溫度刺激,芽萊上就會出現或大或小的斑點,影響菜的外形和內在品質,更為重要的是影響了芽菜的口感。所以溫度高于30℃時要及時降溫,低于15℃時要及時升溫和保溫。升溫的主要措施是揭開草苫,增加光照;保溫是采用無滴膜和夜間加蓋草苫;降溫靠蓋苫遮光和放風來解決。在保持棚內適宜溫度的前提下,盡量遮陽,使棚內呈現散射光和弱光。 

    2.5.2 濕度 棚內空氣相對濕度掌握在75%~80%。調節空氣濕度的辦法:①畦面蓋塑料薄膜保濕,兼有升溫、保濕的作用,溫度低時還可以蓋黑色薄膜;②在棚內增加水源,在棚內一頭可建蓄水池或放水缸,通過水分蒸發來提高棚內空氣濕度;③適時灑水,保持生產畦內的合理濕度。第1次澆水是豆瓣芽菜取得高效益的關鍵時節,必須適時、適量。在豆種全部扭嘴、長0.5cm時,每平方米畦內澆水1桶(10~15kg);若覆蓋的沙層比較干燥,可按干種重量的4~8倍進行澆水(可用噴壺或噴霧器均勻地噴灑于畦中)。第2次澆水在起沙后,按干種重量的4~6倍用噴壺澆于畦中;以后根據畦內濕度情況每隔 1天,用少量水澆1遍(每12.5kg干豆為1個標準畦子,澆水12.5~15kg);濕度過大時要揭開畦面覆蓋物,減少澆水,增加通風量,降低濕度。 

    2.5.3 光照 適當的光照是生產優質綠瓣豆芽菜的重要保證。在生產過程中,光照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更不能讓強光直接照射,最好用散射光和漫反射光。夏季在早晨和傍晚各透光0.5~1小時,最好用散射光;春、秋季在早晨和傍晚各透光1~1.5小時,最好也用散射光;冬季在中午透光2.5~3小時,最好用反射光。 

    2.5.4 除沙 豆瓣芽菜生長到2~3cm、有60%左右的種子脫皮時,為了減少生長阻力和增加沙子的利用率,要把蓋在上面的細沙除去。因豆瓣非常脆嫩,除沙時一般不能用任何工具,只能用手抓沙;只有當技術熟練后,才可以用其它工具來除沙。除沙后把紗網取出,結合澆水,把豆芽上面的沙全部沖刷干凈。 

    2.5.5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主要是無根素和增粗劑。無根素能抑制根系生長發育,減少側根和根毛發生,加大子葉面積;增粗劑能抑制莖葉生長點的生長發育,使幼莖增粗,變得脆嫩,還能減少纖維素的含量。具體用法:①在浸種時,每5kg豆種加入1支(2mL)無根素。溫度低、生長緩慢時,也可以不用。②除沙澆水后噴1次藥,按每10kg干豆種噴施無根素和增粗劑各1支(兌水1~1.5kg),然后隔1~3天,豆芽長約4~5cm時,再噴1次,用量、濃度同上。使用時間和用量要根據溫度和天氣情況靈活掌握。溫度高時用量大,溫度低時用量少。 

    2.6 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腐爛病、根腐病等。芽菜生產周期很短,一旦發生病害,很難防治,因此要采取預防措施。具體措施為: 

    2.6.1 選用凈水、凈土、凈沙 要用凈水、凈土、凈沙,嚴禁油漬和污染。用過的畦內土和沙要清除干凈,棚內要注意保持清潔衛生。 

    2.6.2 嚴格精選豆種 腐爛或變質的豆種是發病的主要病源。播種前要徹底選好種,不把有病、霉變和破粒種播到畦內。 

    2.6.3 增加畦內通透性 生產畦內鋪的土不能踏實,種子上面覆蓋細沙,畦內濕度不能過大。

    2.6.4 及時處理發病中心 除沙后發現發病中心,要及時清除,連同下面的沙和土一起清除干凈,以防傳染。 

    2.7 適時采收 

    適時采收可獲得優質、高產的芽萊。綠瓣豆芽菜收獲的最適宜時間是當株高15~20cm、出真葉前、一對子葉似開非開而上下重疊時。若收得過早,則產量不高,而且浸燙后涼拌食用時豆瓣發硬;若收得過晚,則商品品質下降。一般在下午至傍晚時采收綁把,次日早晨至上午出售。 

    2.8 采收后下茬的準備工作 

    采收后將畦內底層沙(土)取出,修理畦埂和畦底面,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后,鋪上新沙(土)即可再次播種。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