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6月4日發布的《中國應對天氣變化國家方案》,中國將采取一系列法律、經濟、行政及技術等手段,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并進步適應天氣變化的能力。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制的這份中國首部應對天氣變化國家方案把能源生產和轉換、進步能源效率與節約能源、產業生產過程、農業、林業和城市廢棄物等列為中國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領域。
根據這部方案,中國將強化能源供給行業的相關政策措施,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把發展水電作為促進中國能源結構向清潔低碳化方向發展的重要措施。預計到2010年,中國將因此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億噸。
此外,中國將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加快火力發電的技術進步,大力發展煤層氣產業、推進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并積極扶持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的開發和利用。
占有關專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6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從1994年到2004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年均增長率約為4%。
根據上述方案,中國將強化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建材、交通運輸、農業機械、建筑節能以及貿易和民用節能等領域的節能技術開發和推廣。在產業生產過程,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產業化道路;強化鋼材節約、限制鋼鐵產品出口;開展建筑材料節約;推動生產企業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等國際合作。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制的這份中國首部應對天氣變化國家方案把能源生產和轉換、進步能源效率與節約能源、產業生產過程、農業、林業和城市廢棄物等列為中國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領域。
根據這部方案,中國將強化能源供給行業的相關政策措施,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把發展水電作為促進中國能源結構向清潔低碳化方向發展的重要措施。預計到2010年,中國將因此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億噸。
此外,中國將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加快火力發電的技術進步,大力發展煤層氣產業、推進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并積極扶持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的開發和利用。
占有關專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6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從1994年到2004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年均增長率約為4%。
根據上述方案,中國將強化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建材、交通運輸、農業機械、建筑節能以及貿易和民用節能等領域的節能技術開發和推廣。在產業生產過程,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產業化道路;強化鋼材節約、限制鋼鐵產品出口;開展建筑材料節約;推動生產企業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等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