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種子市場上毛豆品種較多,農民對各品種的產量、品質、抗逆性、適應性等性狀難以綜合評價。鑒此,我們于2005年收集了遼鮮一號等6個毛豆品種進行品比試驗,為引種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品種
參試品種為鐵豐29、北方三號、遼鮮一號、臺灣75號、臺灣292號、北豐三號,以北豐三號為對照(CK)。
1.2 試驗方法
采取隨機排列,3次重復,每次重復6個小區,小區面積6.6平方米(1.5m×4.4m);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3萬~2萬株。
1.3 管理措施
全生育期各種管理措施一致。
①施足底肥,針對試驗地為沙壤土質,播種前667平方米施有機生物肥(N∶P∶K=8∶3∶4)100kg。
②苗期和花蕾期兩次中耕除草,除草后噴施磷酸二氫鉀,“及時雨”3次,現蕾后增噴綠芬威,增加鉀和鈣、鎂、鋅等元素,以促進豆莢飽滿,提高毛豆的抗旱性、抗病性。
③區試地周圍設保護區,保護區全部種植臺灣292品種,全生育期不施農藥。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物性狀評價
從毛豆田間長勢看,遼鮮一號、臺灣292、臺灣75三品種長勢旺盛,抗旱性、抗病性、適應性均較強(表1)。
2.2 經濟性狀評價
北方三號和北豐3號上市較早,但北方三號果莢小且帶有少量病斑;北豐3號市場商品性狀表現較好,但產量低,經濟性狀表現不夠好。品種間產值新復極差測驗:遼鮮一號、臺灣292與臺灣75,差異極顯著;臺灣75與北方三號、北豐3號、鐵豐29差異極顯著;北方三號、北豐3號、鐵豐29三個品種之間差異不顯著(表2)。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遼鮮一號、臺灣292、臺灣75三個毛豆品種適應性、豐產性、抗病性及經濟性狀較好,可以進行引種和推廣。
表1 參試毛豆品種生物學性狀比較
品種 播期 出苗期 株高 株型 葉形 節間 有效分 采莢期 病莢率
月/日 月/日 cm 數 枝數 月/日 %
北方三號 4/1 4/12 37~41 緊湊 尖葉 11 2 6/15 25
鐵豐29 4/1 4/12 65~70 松散 圓葉 10 2 6/20 31
臺灣75 4/1 4/15 55~60 中間 大橢圓 10 2 6/28 2
臺灣292 4/1 4/12 70~75 緊湊 橢圓 8 3 6/25 0
遼鮮一號 4/1 4/12 50~65 緊湊 橢圓 8 3 6/25 0
北豐3號 4/1 4/12 70~75 緊湊 小橢圓 10 2 6/20 6
表2 參試毛豆品種經濟性狀及產值比較
品種 單株鮮莢 二粒莢 三粒莢 四粒莢 單株鮮 667平方米 批發價 667平方米
果數/個 率/% 率/% 率/% 莢重/g 產量/kg 元/kg 產值/元
北方三號 38 61.0 9.4 5.5 32.0 499.2 1.70 849cC
鐵豐29 29 51.9 37 3.4 33.0 438.9 1.80 790cC
臺灣75 34 74.0 9.7 11.2 36.0 529.2 1.90 1001bB
臺灣292 43 87.2 4.6 2.1 43.9 654.1 1.80 1177aA
遼鮮一號 55 79.5 13.8 0 48.0 72.5 1.70 1232aA
北豐3號 29 41.4 48.3 10.3 29.7 403.9 2.10 848cC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品種
參試品種為鐵豐29、北方三號、遼鮮一號、臺灣75號、臺灣292號、北豐三號,以北豐三號為對照(CK)。
1.2 試驗方法
采取隨機排列,3次重復,每次重復6個小區,小區面積6.6平方米(1.5m×4.4m);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3萬~2萬株。
1.3 管理措施
全生育期各種管理措施一致。
①施足底肥,針對試驗地為沙壤土質,播種前667平方米施有機生物肥(N∶P∶K=8∶3∶4)100kg。
②苗期和花蕾期兩次中耕除草,除草后噴施磷酸二氫鉀,“及時雨”3次,現蕾后增噴綠芬威,增加鉀和鈣、鎂、鋅等元素,以促進豆莢飽滿,提高毛豆的抗旱性、抗病性。
③區試地周圍設保護區,保護區全部種植臺灣292品種,全生育期不施農藥。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物性狀評價
從毛豆田間長勢看,遼鮮一號、臺灣292、臺灣75三品種長勢旺盛,抗旱性、抗病性、適應性均較強(表1)。
2.2 經濟性狀評價
北方三號和北豐3號上市較早,但北方三號果莢小且帶有少量病斑;北豐3號市場商品性狀表現較好,但產量低,經濟性狀表現不夠好。品種間產值新復極差測驗:遼鮮一號、臺灣292與臺灣75,差異極顯著;臺灣75與北方三號、北豐3號、鐵豐29差異極顯著;北方三號、北豐3號、鐵豐29三個品種之間差異不顯著(表2)。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遼鮮一號、臺灣292、臺灣75三個毛豆品種適應性、豐產性、抗病性及經濟性狀較好,可以進行引種和推廣。
表1 參試毛豆品種生物學性狀比較
品種 播期 出苗期 株高 株型 葉形 節間 有效分 采莢期 病莢率
月/日 月/日 cm 數 枝數 月/日 %
北方三號 4/1 4/12 37~41 緊湊 尖葉 11 2 6/15 25
鐵豐29 4/1 4/12 65~70 松散 圓葉 10 2 6/20 31
臺灣75 4/1 4/15 55~60 中間 大橢圓 10 2 6/28 2
臺灣292 4/1 4/12 70~75 緊湊 橢圓 8 3 6/25 0
遼鮮一號 4/1 4/12 50~65 緊湊 橢圓 8 3 6/25 0
北豐3號 4/1 4/12 70~75 緊湊 小橢圓 10 2 6/20 6
表2 參試毛豆品種經濟性狀及產值比較
品種 單株鮮莢 二粒莢 三粒莢 四粒莢 單株鮮 667平方米 批發價 667平方米
果數/個 率/% 率/% 率/% 莢重/g 產量/kg 元/kg 產值/元
北方三號 38 61.0 9.4 5.5 32.0 499.2 1.70 849cC
鐵豐29 29 51.9 37 3.4 33.0 438.9 1.80 790cC
臺灣75 34 74.0 9.7 11.2 36.0 529.2 1.90 1001bB
臺灣292 43 87.2 4.6 2.1 43.9 654.1 1.80 1177aA
遼鮮一號 55 79.5 13.8 0 48.0 72.5 1.70 1232aA
北豐3號 29 41.4 48.3 10.3 29.7 403.9 2.10 84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