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幾種常見豬腹瀉病的防治

   日期:2016-01-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2    
    豬的腹瀉病是危害養豬業的常見疾病,死亡率較高。現將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黃痢 
    由大腸桿菌引起,多發于仔豬出生后1周內,1~3日齡最常見。臨床表現:出生時情況正常,后相繼腹瀉,糞便呈黃色,漿糊狀,病程短,死亡快。 

    防治方法:口服恩諾沙星或慶大霉素等抗菌素,同時配服適量阿托品等則效果更好。本病主要是預防,可以在母豬產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一次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保證仔豬出生后有較高的母源抗體。 

    2.白痢 
    由大腸桿菌引起,多發于10~30日齡仔豬,以2~3周齡多見。臨床表現為仔豬突然腹瀉,開始排漿糊狀糞便,繼而變成水樣,隨后出現乳白、灰白或黃白色下痢,有腥臭氣味,病豬迅速消瘦,死亡率較低。 

    防治方法:可肌肉注射黃連素、磺胺類,丁安卡那,氟苯尼考等藥物。母豬產前2~3天,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10毫升,每日1次,連用2天,有良好預防效果。 

    3.紅痢 
    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多發于3日齡內仔豬。表現為排紅褐色或灰色腥臭稀糞,伴有嘔吐。病豬死亡快,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本病預防多在母豬臨產前30天和15天分別注射一次C型魏氏梭菌滅活苗,并讓產后仔豬盡快吃足初乳,以防止本病的發生。 

    4.仔豬副傷寒 
    由沙門氏桿菌引起,多發于6月齡內仔豬,以1~4月齡常見。表現為水樣稀糞,嘔吐,呼吸急促,耳、四肢、腹下部等皮膚出現紫斑。 

    防治方法:可用氟哌酸或卡那霉素等藥物治療。預防可在仔豬出生后40日齡左右肌肉注射仔豬副傷寒弱毒疫苗。 

    5.傳染性胃腸炎 
    由冠狀病毒引起,各齡豬均易感,但以10日齡以內仔豬最常見。表現為突發性嘔吐,水樣腹瀉,糞便黃綠色或灰色,迅速消瘦、脫水,一般病后2~7天后死亡。 

    防治方法:可補充大量糖鹽水,口服磺胺脒,或黃連素或四環素等預防繼發感染。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