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中棚甜椒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日期:2015-12-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5    
    甜椒有喜溫暖、怕炎熱、喜濕潤、怕水淹的特性。最適宜生長溫度:白天20~30℃之間,最高不超過35℃;夜晚15~30℃,最低不能低于8℃,超過30℃時易發病,低于8℃時即停止生長。 

    1.田間育苗。一般用日光溫室育苗。應首先對育苗棚進行消毒,每平方米的空間用鋸末8g、硫磺480點燃鋸末,密封24小時,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1)苗床準備。床土配制:用于甜辣育苗的土壤,以砂壤土為宜,占全部用量的60%左右;有機肥(如牲畜糞),約占30%左右;化學肥料(如氫銨、磷肥)約占10%左右;以上肥料混合后,均勻撒在苗床上,深翻耙平做畦,一般畦長6m,畦寬1.5m。藥土配制:為了殺菌防病,育苗前一定要配制藥土,播種時使用。主要藥劑有:五代含劑(70%的五氯硝基苯粉和65%的代森鋅粉劑等量混合)。每畦用配好的藥劑70~80g與150kg細土攪拌均勻待用。此方法可預防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瘡痂病等。 

    (2)品種選擇。最佳品種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培育的“中蔬牌”中椒7號,屬于早熟一代雜交新品種。 

    (3)種子消毒。用80%的代森錳鋅(占種子重量的0.3%)或用70%的敵克松(占種子重量的0.4%)。把種子和藥劑裝進密封的大口瓶或塑料袋,封嚴口不停搖動5分鐘后藥粉可均勻粘在種皮上。能預防前期的立枯病和猝倒病。 

    (4)播種。時間在12月中旬為宜。播種前半個月蓋上塑料薄膜和草苫提高室內溫度。播種應選擇晴天。前一天澆透底水,第2天將準備好的藥土用1/3均勻撒在畦內,將剩余的藥蓋在上面,也可留少量藥以后填縫用。每667平方米地可用種子150g。 

    播種后,可在畦內撒一些毒餌誘殺螻蛄。每天上午10點拉草苫,下午3~4點鐘放下。如天氣不好要晚揭早蓋。小苗大約30天左右開始出土,一般情況下不用澆水。如果干旱,可噴少量溫水。當小苗長到6~8片葉時,如果室內溫度超過30℃要及時放風。放風時要由小到大,防止傷苗,更要防止徒長。定植時應把苗子控制在9~12片葉,15~20cm的高度,不要超過25cm。在定植前一周要進行煉苗,晚上可不蓋草苫。只要沒有霜凍,最后兩晝夜不關閉放風口,以適應外界氣候條件。另外,定植時盡量少傷根,縮短緩苗時間。 

    2.整地。一般在上一年的秋季施足底肥并深翻。驚蟄前后,每667平方米地施磷酸二銨40kg,硫酸鉀20kg,硫酸鋅2kg。為了防治重茬病,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銅對入碳酸氫銨11kg,分別將其搗碎,混勻裝入完整的塑料袋里,扎口密封。24小時后,均勻撒入穴內,然后扣好棚膜等待定植。 

    3.定植 

    (1)時間。最好在3月下旬。定植前一周進行棚內空氣消毒,方法同育苗棚消毒。然后放風將有毒氣體排放出去。 

    (2)定植。定植前一天,將育苗床澆1次大水,以便拔苗時少傷根。選擇晴天進行定植,株行距45cm,每穴兩株,邊栽邊澆水,寧要水等苗不讓苗等水。 

    (3)管理。定植后,一般一周內不通風,但溫度超過 30℃,必須放風降溫。如不旱,不用澆二水,要及時進行扶苗、補苗。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之間,夜間溫度控制在10~15℃之間。當棚溫達到30℃以上時,打開放風口,降到20℃時關閉放風口。 

    定植后3~5天可在棚內撒些毒餌誘殺螻蛄。當地面不濕時,結合除草,進行中耕3~4次,由淺到深。特別是遇到低溫時,中耕是提高地溫的有力措施。當小苗長到30cm時,要深鋤一次,起到培土作用,以后不再中耕。進入3月份要晝夜通風,棚膜要盡量向上提,但不要拿掉,防止最后一次晚霜凍傷害。到中旬可以撤棚。 

    4.水肥管理 

    (1)適時澆催花水。從定植到門椒長成約紅棗大小,是甜椒以營養生長為主的時期。此期需要控制水分,中耕松土,提高地溫,促根下扎,最后給小苗培土。這一段叫蹲苗期。直到門椒開花前23天要澆1次催花水,每667平方米隨水追施二銨15kg。 

    (2)門椒膨大期管理。當門椒長到乒乓球大小時,即進入果實迅速膨大時期,此期對水肥要求較大,每667平方米隨水施15kg的尿素或20kg的硝酸銨,或50kg碳酸氫銨。一般過5~6天再灌1次清水后,門椒即達到采收標準。時間在5月下旬。 

    (3)前期管理。門椒開始采摘后,第2~3層果實開始膨大,并陸續達到采收標準,以上也將開花坐果。到第3層果實采收為采收前期。前期產量高低和收獲的早晚,對產值影響很大。 

    通常1周澆1次水,每次采收后要結合澆水追肥,本著“少吃多餐”的原則,一次追肥尿素7~8kg。遇到雨水比較大的時候,注意排水。因為高溫多雨易發疫病、軟腐病、青枯病,要提早預防。 

    (4)中期管理。4月10日至7月20日是中棚甜椒的采收旺季,產量產值大部分在中期定位。此期管理需掌握以下幾點:果實采收要認真,從減輕植株負擔出發,只要達到采收標準,立即采摘。采1次果,澆1次水。水不要太大,根據地力和甜椒的長勢,隨水適當施肥。若葉色變淺變黃,可于傍晚噴灑5%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氫鉀。及時防治蚜蟲、紅蜘蛛等害蟲。 

    (5)后期管理。甜椒一般情況下,不易度過梅雨季節,管理得當的情況下可以度過。到8月25日以后天氣會變得十分有利于甜椒的生長發育,植株開始繁茂起來,開花增多,坐果率明顯提高,菜農稱之為“秋發”。伏后甜椒形成第2次產量高峰期,需要隔7~8天澆1次水。在處暑、白露、秋分3個節氣時要隨水追肥或施人糞。每次追肥后隔3~4天再壓1次清水,在霜降前將所有果實一律摘完,免遭霜凍,進行秋耕曬地。 

    5.主要病蟲害防治 

    (1)疫病。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或者64%的殺毒礬400倍液、40%的疫霜靈2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5~7天1次,連續2~3次。 

    (2)青枯病。此病在雨后天晴易發,隨水傳播,造成大面積傳染。發現病株后首先用生石灰圍一圍,澆地時每667平方米用3kg硫酸銅隨水沖入。14%絡銨銅300倍液,77%可殺得5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400倍液,7天1次,連續噴3~4次。用50%敵枯雙800~1000倍液灌根,10天1次,連續灌3~4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