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莢荷蘭豆春季栽培技術要點

   日期:2015-12-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3    
   大莢荷蘭豆是以采收嫩莢為商品的豌豆品種,荷蘭豆可用來炒食、拌菜、做湯等,質地清脆、口味美好,內含蛋白質、胡蘿卜素、核酸等營養元素,是國際市場上暢銷的高檔水果型蔬菜。 

    1 播前準備 

    1.1 土壤選擇 選用土層深厚肥沃、土質疏松、通氣良好、排水便利的地塊,并要求前茬未種過豆科作物和未使用過影響豆科作物生長的殘效期過長的除草劑。 

    1.2 造足底墑 足墑是出苗的關鍵。一般選擇種植荷蘭豆的地塊要冬季灌水補墑,如沒有冬季灌水條件的,也可在早春先澆地,后旋耕播種。為了滿足荷蘭豆出苗期水分需求,在播種時必須開溝坐小水,等水下滲后及時播種覆土。 

    1.3 整地施肥 北方地區適宜在秋季整地。在前茬收獲后,滅茬除草,深耕冬灌,來年春季撒施腐熟后的有機肥料,畝施腐熟粗肥4000kg、復合肥40~50kg、硼肥1.5kg,旋耕后打埂做畦,一般采用平畦種植。 

    1.4 打埂做畦 在北方地區均采用南北走向,有利于植物通風采光。做畦時間可在冬前,也可在來年播種前(約在3月5日左右)施肥旋耕做畦播種。荷蘭豆根系發達,抗旱性較強,但抗澇性能差。我地區春季雨水較少,可采取平畦栽培,畦面覆膜,寬80cm,兩畦間距80cm。為便于澆水管理,畦面兩側起小埂,高10cm,寬30cm,畦長50cm。 

    1.5 品種選擇 我地區早春主栽品種為蔓生型或半蔓生型大莢碗豆,蔓長在100~200cm,畝產鮮莢在800kg以上,生育期為80~90天中早熟軟莢品種,如大菜豌豆1號、臺灣11號、乙女2號、草原21號等。 

    2 播種 

    2.1 種子處理 播種前3天曬種,以提高發芽率。在播種前一天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加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拌種,可防止地下害蟲和苗期病害。 

    2.2 播種 荷蘭豆的抗寒性能較強,適時播種,應在土壤開始解凍,氣溫平均在10℃以上時播種。可采用人工扎眼播種,每畦種兩行,行距為80cm,穴距為15cm,每穴2粒,播深3cm。 

    3 田間管理 

    3.1 去雜定苗 荷蘭豆大多是遺傳種,種子純度稍差,田間會出現一定量的雜株,結合間苗及時去除雜株。出苗后15天即可定苗,每穴留2株,每畝留苗11000株。 

    3.2 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時中耕,可提高地溫保墑保根生長,荷蘭豆前期地表見濕見干,開花前可澆―水,開花時不澆水只中耕,待結成小莢時開始澆水,呈現濕潤狀態切勿大水灌溉。 

    3.3 搭架管理 荷蘭豆矮生型品種不需搭架,蔓生型和半蔓生型品種需搭架引蔓,當苗高長到30cm時及時用竹竿搭架,可搭人字架,架高在100~180cm(根據品種而定)。 

    3.4 病蟲害防治 荷蘭豆苗期易發生褐斑病、潛葉蠅、蚜蟲等病蟲害。防治方法可采取病蟲共防,也可采取病蟲單防。其方法是用 70%的甲托每畝100g對水30kg噴霧,苗期噴2~3遍可有效控制病害發生。用25%斑潛凈加10%的吡蟲啉,每畝用藥量各30g對水50kg,葉面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可有效的防治潛葉蠅和蚜蟲的危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葉面噴霧可有效防治褐斑病。 

    3.5 肥水管理 出苗前不宜澆水,齊苗后如干旱則應適量澆水,保持地面見濕見干,到開花前視天氣情況澆1~2次水。現蕾期畝追施尿素15kg、二銨10kg,開花結莢期畝追施復合肥20kg。追肥方法可采用扎眼追施,也可采用隨水追施,莢坐住后根外施磷酸二氫鉀和錳、硼、鉬等微量元素肥料。 

    4 適期采收 

    開花后14天以上莢為深綠色,豆莢停止生長,豆粒開始萌發,為采收最佳期,采摘在早晨或下午4時后,遇雨停摘。在一般情況下每天采摘1次,采摘后的豆莢應選用硬包裝以防嫩莢折斷。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