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這個時期的科學管理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棚內溫濕度別含糊
在桃果實膨大期,大棚內的溫、濕度調控若不科學,會提早或推遲桃的成熟期。溫度過低會影響果實的生育發育進程,推遲果實采收期。若溫度過高,比如白天溫度高于28℃,會引起桃樹生長速度加快,造成冒旺條現象,造成果實膨大,進而降低果實的產量和品質。若夜間溫度過高,會加快棚內呼吸速率,消耗較多的已積累有機營養。
為提高產量品質、并讓桃子達到適宜的成熟期,徐明舉建議,通常溫度應控制在:白天溫度一般在25℃-26℃,夜間應在5℃-10℃。
由于今年外界溫度普遍偏高,如遇外界溫度超過25度或更高的天氣,果農一定要加大放風。在晴天高溫時,中午可以采用放草簾子或用遮陰網適當遮陰的措施降低溫度。
大棚桃對濕度的要求也比較嚴格。棚內空氣濕度過高,通常會導致桃病蟲危害的加重,例如桃灰霉病、穿孔病、蚜蟲、潛葉蛾等都易多發。因此,果農對濕度控制也要引起高度重視。
在果實膨大期間,棚內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為宜。控制室內空氣濕度的方法,果農可采用樹下覆蓋地膜和行間生草或覆蓋等措施,同時結合其他溫度管理進行。
地下補營養拒絕含激素藥肥
果實膨大期是大棚桃,營養水分需求的旺盛期。這期間,果農一方面要及時實施地下補充營養,追施速效性的氮、磷、鉀復合肥料,尤其是要注重鉀肥的補充。
徐明舉提醒說,這個季節果農不宜偏施氮肥,而應適時適量根外追肥。追肥應選擇不含激素的純營養、全營養的葉面肥,間隔7-10天一次,共3-4次,結合噴藥進行也可以。例如可選用聚肽蛋白液400倍進行噴霧。
還應注意的是,若此期間噴施或澆灌含植物生長激素類的藥劑或肥料,可能會引起植株營養生長過盛,從而抑制果實的膨大,并且會引起果實成熟時發軟的情況發生。
控樹促果實避免桃樹徒長
隨著外界氣溫的不斷升高,棚內溫度、濕度隨之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可供根系吸收的養分也在不斷增加。這樣的環境,很容易引起桃樹的徒長,
為確保大棚桃高產優質,果農必須調整好桃樹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在控制樹體營養生長的同時,將光合產物盡量多的供給果實,以達到促進果實膨大提高產量,改善果實品質的目的。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首先,在果實開始膨大時,要及時去除樹體內膛生長的直立旺枝,在保證葉面光合面積的前提下,疏除多余的無果枝、過密枝條,減少樹體的營養耗損,增加樹體的通透性。同時對所留的結果枝及部分營養生長勢強的枝梢,進行摘心,控制枝梢的快速延伸;對因摘心后出現的二次新梢,及時再次進行摘心,促進所留葉片光合效能的增加。
其次,果農還可以通過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或者唑類農藥進行控制樹的旺長。比如,作為一種多功能植物生長調節類物質,PBO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噴施濃度和次數,可依樹體的生長勢強弱和綜合管理水平的高低綜合確定。桃樹果實膨大期噴施150倍PBO,一般噴施1-2次即可。此外,有的果農還喜歡使用多效唑,相對而言,使用多效唑雖然成本低,但可能也存在影響果實品質的問題。
病蟲害防控比治強
對經營大棚桃的果農來說,應對病蟲害,做好預防,永遠比得了病再治強。若前期病蟲害防治工作到位,這一時期一般不會出現嚴重的病蟲害。果農應當提防的蟲害主要有蚜蟲、蘋小卷葉蛾、梨小等。對此,果農可葉面噴施70%吡蟲啉4000倍加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
應當注意防范的病害主要為穿孔病、流膠病、果實灰霉等,防治方法為:可以應用2%寧南霉素1000倍加25%戊唑醇2000倍進行噴霧,有流膠病的樹干可噴潰腐靈6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