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中棚青椒越夏栽培技術

   日期:2015-12-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4    
    青椒采收期長,中棚早熟栽培從5月中下旬開始采收,經越夏生長,可延遲采收到晚秋或初冬,由于青椒在炎夏生長緩慢,產量減少,品質降低,越夏后氣溫適宜時,可重新迅速生長及開花結果,形成第二個盛產期,一般在7月中旬~8月上旬甜椒進入越夏期,植株生長緩慢,果實發育滯緩,管理上應以保秧防病為主,為第二次產量高峰打好基礎,技術上以修剪、肥水、扣棚保溫為主。中棚青椒經越夏栽培667平方米產量可達5000千克,667平方米純效益達3000元以上。 

    1.肥水管理 越夏前期結合澆水,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10千克,雨后及時澆過膛水,對弱株進行偏施肥,越夏結束前后,8月上、中旬左右及時補肥,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結合培土667平方米施復合肥30千克,促進緩秧,立秋節以后進入二次產量高峰期,這時應以加強肥水,防止早衰為重點。主要抓好兩次施肥,一次在8月下旬,一次在9月下旬,每667平方米分別追尿素10~15千克,一般每周澆1水,隔1水施一次肥。 

    扣棚后果實膨大期,可選晴天追1次肥,以速效性化肥為好,以后由于氣溫低,放風量也少,為避免棚內濕度過大,只要土壤不過分干旱,原則上不再澆水。 

    2.修剪 炎夏過后,可對植株進行修剪,以更新復壯,刺激新枝的生長。修剪的方法是把第三層果以上的枝條留兩個節后剪去,修剪后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新枝發育、開花、坐果,力爭在扣棚前果實都坐住,修剪最遲在8月中旬結束。 

    3.扣棚保溫 入秋后,隨著氣溫的下降,要再覆蓋塑料薄膜,進行秋延后栽培。扣棚時間要因地因時而定,過早氣溫高,不利生長,過遲氣溫低,果實難以成熟。 

    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下旬最低氣溫低于15℃,扣棚蓋膜,中午放風,白天不高于30℃,10月下旬~11月上旬四周加草苫,使棚內夜溫高于12~15℃。 

    初扣棚時切忌把全棚扣嚴,要逐步進行,開始只將棚頂扣上,呈天棚狀;隨著氣溫的下降,四周的棚膜夜間也要扣上,白天揭開。當外界最低氣溫下降到15℃以下時,夜間要將全棚扣嚴,白天中午氣溫高時進行短暫的通風,降低棚內的溫度,當外界氣溫急劇下降后,棚內最低氣溫在 15℃以下時基本不再通風,有條件的要在大棚四周加蓋草苫,保溫防寒,防止凍害,促進果實的成熟。 

    條件適宜的在9月下旬開始坐果,10月下旬進入結果盛期,當外界氣溫過低,大棚內青椒不能繼續生長時,要及時采收,以免果實受凍。大棚保溫條件好的,可在11月上旬形成果實,11月中旬小放風,降溫使植株處于低溫狀態,果實可就株保留到元旦上市。越夏青椒栽培,越夏后由于棚內高溫高濕,于生長后期易發生葉霉病,要注意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5%百菌清煙霧劑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