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洲高原地區,有一種名叫駝羊的奇特而珍貴的動物。它有著長長的脖頸,美麗的大眼睛和色澤亮麗的毛絨,因其皮毛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而被譽為"安第斯山脈上走動的黃金"。
駝羊分為亞馬、阿爾帕卡、瓜納科和比庫尼亞4個品種。亞馬個頭最大,當地印第安人通常用它馱東西。比庫尼亞個頭小于亞馬,卻大于阿爾帕卡和瓜納科。各種駝羊的毛絨均為上等的紡織原材料,比庫尼亞和阿爾帕卡的毛絨最佳,而駝羊羔的毛絨最為珍貴。
駝羊屬駱駝科,適應于惡劣的高原氣候。干草、青草、莊稼茬等,都可作駝羊飼料。駝羊吃草時用牙齒將草切斷,不連根拔草,蹄底有肉墊,因此不會毀壞草地,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駝羊珍貴還因其數量稀少及生長環境特殊。目前,秘魯大約有13萬只駝羊,占世界總數的一半以上,主要放養在該國海拔4000米的潘帕草原上。其余的駝羊則分布在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智利等其它南美國家。
駝羊肉質鮮嫩,所含脂肪較低,是人類健康食品。駝羊毛色澤美麗,比亞洲的開士米羊毛還細。用天然色的駝羊毛絨織出的衣物色澤鮮艷,永不褪色。當地牧民利用了這一特點,進行優化改良,培育出棕色、咖啡色、黃褐色、黑色、白色等各種駝羊,制造出各色各樣的衣物和裝飾品。駝羊毛衣物不僅質地輕柔、保暖,而且纖維抗拉強度可以與化纖媲美,因而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500年來,在秘魯給駝羊剪毛都要舉行一種神圣而獨特的儀式,祈求駝羊世代繁衍生息。儀式一開始,牧羊人手握彩色的麻繩,圍成人墻,將駝羊群驅趕到用欄桿圍成的圈里。圈中央是一座石制祭壇,祭師從駝羊群中選出一對駝羊,將它們的耳朵割下,用其鮮血涂抹于臉頰,然后喝下血酒,咀嚼用來提神的古柯葉。禮畢后才開始剪羊毛,并將剪下的第一縷羊毛永久保存起來。
駝羊2年長成成羊,但出生一年后即可剪毛,每年產毛2-2.5公斤。產毛期平均10-12年,飼養得法的可達15年--17年。今年7月份,駝羊毛的市價升至每公斤385美元,而開士米羊毛每公斤才110美元。在歐洲市場,一件用駝羊毛特制的大衣售價最高可達2.5萬美元。
駝羊適應能力強,很容易飼養,毛、皮和肉均可利用,很值得推廣。目前,秘魯政府正在邊遠地區積極推廣發展駝羊的人工飼養,開發駝羊的潛在價值,以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駝羊分為亞馬、阿爾帕卡、瓜納科和比庫尼亞4個品種。亞馬個頭最大,當地印第安人通常用它馱東西。比庫尼亞個頭小于亞馬,卻大于阿爾帕卡和瓜納科。各種駝羊的毛絨均為上等的紡織原材料,比庫尼亞和阿爾帕卡的毛絨最佳,而駝羊羔的毛絨最為珍貴。
駝羊屬駱駝科,適應于惡劣的高原氣候。干草、青草、莊稼茬等,都可作駝羊飼料。駝羊吃草時用牙齒將草切斷,不連根拔草,蹄底有肉墊,因此不會毀壞草地,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駝羊珍貴還因其數量稀少及生長環境特殊。目前,秘魯大約有13萬只駝羊,占世界總數的一半以上,主要放養在該國海拔4000米的潘帕草原上。其余的駝羊則分布在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智利等其它南美國家。
駝羊肉質鮮嫩,所含脂肪較低,是人類健康食品。駝羊毛色澤美麗,比亞洲的開士米羊毛還細。用天然色的駝羊毛絨織出的衣物色澤鮮艷,永不褪色。當地牧民利用了這一特點,進行優化改良,培育出棕色、咖啡色、黃褐色、黑色、白色等各種駝羊,制造出各色各樣的衣物和裝飾品。駝羊毛衣物不僅質地輕柔、保暖,而且纖維抗拉強度可以與化纖媲美,因而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500年來,在秘魯給駝羊剪毛都要舉行一種神圣而獨特的儀式,祈求駝羊世代繁衍生息。儀式一開始,牧羊人手握彩色的麻繩,圍成人墻,將駝羊群驅趕到用欄桿圍成的圈里。圈中央是一座石制祭壇,祭師從駝羊群中選出一對駝羊,將它們的耳朵割下,用其鮮血涂抹于臉頰,然后喝下血酒,咀嚼用來提神的古柯葉。禮畢后才開始剪羊毛,并將剪下的第一縷羊毛永久保存起來。
駝羊2年長成成羊,但出生一年后即可剪毛,每年產毛2-2.5公斤。產毛期平均10-12年,飼養得法的可達15年--17年。今年7月份,駝羊毛的市價升至每公斤385美元,而開士米羊毛每公斤才110美元。在歐洲市場,一件用駝羊毛特制的大衣售價最高可達2.5萬美元。
駝羊適應能力強,很容易飼養,毛、皮和肉均可利用,很值得推廣。目前,秘魯政府正在邊遠地區積極推廣發展駝羊的人工飼養,開發駝羊的潛在價值,以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