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棚西葫蘆秋延遲栽培技術

   日期:2015-05-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63    
   西葫蘆因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是人們非常喜歡的蔬菜。利用拱圓大棚進行西葫蘆秋延遲栽培,嫩瓜每畝產量4000~5000kg。現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選用優良品種 

  秋延遲西葫蘆宜選用早熟、抗病、耐濕、耐蔭并耐低溫性較強的豐產品種,如早青一代、一窩猴、阿爾及利亞等。 

  二、適期播種、嫁接、培育壯苗  

   1.播種期。秋延遲西葫蘆一般8月底至9月初播種。由于秋延遲栽培溫度漸低,光照差,易早衰,宜采用嫁接法栽培。一般采用靠接法,西葫蘆播種2~3d(天)后,再播種黑籽南瓜。 

  2.浸種催芽。南瓜種、西葫蘆種的浸種催芽方法相同。先用清水漂去成熟度較差的種子,再把種子倒入55℃的水中,不斷攪拌,當水溫降至30℃時,再浸泡4~6h(小時),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去明水,用沙布包好,放在25℃~3O℃環境中催芽。 

  3.苗床準備。8月底陰雨天多,畝床應選擇地勢高、能澆能排、疏松、肥沃的土壤。近年來未種過瓜類蔬菜的地塊,提前10d(天)施入熟化雞糞,每平方米苗床10kg,并用多菌靈(按說明用藥)進行土壤滅菌,翻整好后,做成1.2m寬的畦子。 

  4.播種。按5~8cm株行距播西葫蘆種子,覆土3cm,3d(天)后用同樣方法播黑籽南瓜種子。播后為防止畦面干燥及雨水沖淋而影響出苗,插小拱棚覆蓋薄膜,但溫度要控制在25℃~28℃,高于28℃要及時放風,待70%出苗后,可以撤去薄膜,防止徒長。 

  5.嫁接與管理。西葫蘆第一片子葉微展為嫁接適期。采用靠接法:挖出砧木苗子,剔除砧木生長點,在砧木子葉下0.5~1cm處用刀片做45°角向下削一刀,深達胚軸的2/5~1/2處,長約1cm。然后取接穗(西葫蘆)在子葉下1.5cm處,用刀片作45°角向上削切,深達胚軸的1/2~2/3,長度與砧木相等,將砧木和接穗的接口相吻合,夾上嫁接夾,栽到做好的苗床上,邊栽邊澆水,并同時插拱棚覆膜,蓋上草簾,遮蔭3~4d(天),逐漸撤去草簾,10d(天)后切斷西葫蘆接口下的胚根,傷口愈合后,加大通風量煉苗,苗子3葉1心到4葉1心為定植適期。 

  三、定植 

  1.施肥、整地、做畦。選擇近年來未種過瓜類蔬菜,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塊,建造大棚,每畝施入腐熟雞糞4000~5000kg,磷酸二氫銨25kg,N、P、K復合肥15kg,尿素15kg,深翻15cm,耙碎,做成高15~20cm,寬70cm的垅,垅頂中間做8~12cm深的澆水溝。 

  2.定植。暗水定植,每垅雙行,株距50cm,每畝栽植2200株。 

  四、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后溫度維持在25℃~30℃,以利緩苗,超過30℃時及時放風,緩苗后溫度控制在20℃~25℃,防止秧苗徒長。隨著外界溫度逐漸降低,氣溫在12℃~15℃時,夜間要加蓋草簾,但要早揭晚蓋延長光照時間,第一雌花開放前,溫度22℃一25℃,根瓜座住后,溫度22℃~28℃,促進果實生長發育。中后期往往有寒流并伴隨雨雪,要注意保溫,溫度不低于8℃,不透明覆蓋物要早揭早蓋,并減少通風。 

  2.水分管理。定植緩苗澆一次緩苗水,第一雌花開放結果前控制澆水;如果十分干旱,可澆跑馬水,防止秧苗瘋長。第一瓜座住后可澆大水。前期要及時通風排濕,中后期雖然氣溫低,晴天中午也要放風排濕。 

  3.肥料。定植緩苗后,根據苗子長相施一次肥,畝施10~15kg磷酸二氫銨,采收根瓜后,如缺肥,可結合澆水施磷酸二氫銨10kg,中后期澆肥會增加棚內溫度,造成病害流行,可選晴天中午,隔5~7d(天)噴0.2%磷酸二氫鉀和0.2%尿素混合液2~3次。通風量減少的時候,可揭去不透明覆蓋物,進行CO2施肥。  

    4.生長調節劑使用及植株調整。 

    ①生長調節劑使用由于大棚內光照差、植株長勢弱,濕度大,易化瓜,雌花開放上午8~10時時用15~30mg/kg的2.4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