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蓮都區茶樹良種的合理化布局

   日期:2015-12-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8    
   麗水市蓮都區地處浙西南腹地,甌江中游,境內青山碧水環抱,生態資源極為豐富,是國家生態示范區,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被譽為“綠色蓮都”。蓮都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土壤以紅黃壤、巖性土為主,pH值大多在4.5~6.5之間,非常適宜茶樹種植,所產茶葉品質優良。 

    1.蓮都區茶葉生產概況及茶樹良種結構 

    全區現有茶園面積2.14萬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其中投產面積1.73萬畝,占總面積的80.8%。2006年產量356噸,產值近3300萬元。其中名優茶產量達276噸,占全年總產量的78.8%,產值2880多萬元,占全年茶葉總產值的84.7%。茶葉加工類型有扁茶、碧螺春、香茶等。近年新開發茶園品種有烏牛早、龍井43、白茶、迎霜等良種,全區良種茶園面積已達1.29萬畝,其中烏牛早4000畝、龍井433000畝、白茶3000畝、迎霜2900畝,良種化率達60.36%。2006年被浙江省農業廳評為茶樹良種推廣先進縣區。 

    2.茶樹良種的合理布局 

    茶樹優良品種應該具備在一定地區的氣候、地理條件和栽培、采制制度下,能夠達到高產穩產,制茶品質優良,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病蟲害和自然災害抵抗能力較強的特性,即要有較好的豐產性、適制性、適應性和抗逆性。茶樹良種布局必須根據本地的自然條件、栽培特點和茶類要求來選定相應的品種。 

    蓮都區茶園以山地為主,其中海拔100~900米的茶園占大多數,并且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降低,相對濕度升高,云霧多、水汽足、常年氣溫涼爽。而河谷盆地夏季炎熱氣溫高,極端高溫可達攝氏42度,海拔100米以下的甌江沿岸和碧湖平原早春氣溫回升較晚且極易造成霜害,根據上述特點,蓮都區的茶樹良種可作如下布局。 

    (1)在海拔200~500米的山區較為適宜栽培烏牛早品種。這個海拔高度的山地春季氣溫回升早,而且能較為有效地避開春季霜凍,生產較為安全,能充分發揮品種的早生優勢。烏牛早一般2月15日左右就能開采,是浙江省的早生優勢最突出的早茶之一,在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該品種在200米以下的山區以及甌江沿岸栽培,很容易造成春季霜害,同時也表現不出其早茶優勢,生產效益低下,一般不宜采用。蓮都區已以毛田為中心形成了一個近4000畝的早茶生產區域,所產早茶“早生優質、高香持久、濃厚鮮爽”,“早茶”優勢顯得尤為突出。每年引來大量外地客商,交易火爆,效益可觀。 

    (2)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區也可發展早茶品種“麗早香”,其表現為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茶葉品質優良。該茶于1993年從本地九坑群體中單株選育而成,發芽早,在麗水2月下旬開采,比烏牛早遲一周左右,比龍井43、迎霜早15天;適制性好,制成干茶外形賣相好,口感醇、鮮爽,回味特佳,栗香味持久,湯色清沏明亮,近年來受市場歡迎。 

    (3)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發展白茶生產較為適宜。白茶選白海拔800米的安吉天荒坪,適宜海拔較高氣候涼爽地區種植,較低的氣溫條件能充分發揮其品種的特性和品質特點。從前幾年生產情況看,低海拔地區和平原地區栽培表現不出品種的“白化”特性,并在高溫時期普遍出現了灼葉現象,還出現不耐肥耐瘠狀況,較為“嬌氣”。而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大港頭鎮上莊、橫坑等地則表現良好性狀,并出現了一批快速高產的典型。如大港頭橫坑村海拔550米,2003年開始種植白茶(目前全村擁有白茶面積200多畝),栽種后加強管理,第二年畝產值就達2400元;第三年白茶茶青畝產值4800元,并能收獲價值3000多元的扦插技條,畝收入近8000元。 

    (4)龍井43、迎霜適應性較強,經濟性狀較好,適宜在蓮都區各地栽培,并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