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羊舍選址和布局
(一) 舍址要求
1.羊舍要選擇地勢較高、南坡向陽、排水良好和通風干燥處建造。環境潮濕對羊的生長、繁殖、防病不利,忌在低洼澇地、山洪水道、冬季風口處建舍。舍址應遠離居民點或其他種畜、禽場。
2.保證放牧、飼草料供給。在北方牧區和農牧結合區,要有足夠的四季牧場和草場,南方可有輪牧草場。無論哪種生產體系都要有足夠的飼草料基地或飼草料來源。
3.都要有足夠的清潔水源。
(二) 羊舍布局
羊場要統疇考慮羊舍的布局。通常要考慮辦公室、住房等生活區的位置,要求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能看到全場的其他房舍。交通便利,房前房后均有通道。風向良好,生活區應安排在上風頭處,房舍朝向有利于采光或遮光。肉羊肥育場主要有育肥羊舍、病羊隔離舍、飼料庫、飼料加工車間、獸醫室、貯糞池等,要合理布局,有利生產、防病。
二 羊舍建造
羊具有喜歡游走、耐寒冷、忌潮濕、怕悶熱的生物學特性,多數地區采用以放牧為主,冬春產羔及惡劣氣候條件下實行放牧與舍飼相結合的生產管理形式。
(一) 羊舍建筑
1.建筑地點地勢相對較高,通風干燥,避風向陽,要接近放牧地、飼草料庫和清潔水源,應建在羊場生活區的下風向處和天然水源的下游。
2.羊舍要有足夠的面積和高度,以舍飼為主時還要有足夠的運動場地。羊舍面積以保持舍內空氣新鮮、干燥,保證冬春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降溫為原則。羊舍高度不低于2.5米,每只羊面積0.5-2平方米,運動場面積不小于羊舍面積的2倍。
3.羊舍門窗、地面及通風設施,既要有利于保持舍內干燥、保溫、防暑、采光和排除舍內有害氣體,又要便于飼養操作。大群飼養時一般舍門寬度2-3米,窗戶面積一般為地面面積的1/5,下緣離地高度1.5米。運動場墻體應全部或部分為通風花墻。有條件的地方,可在舍頂設有調節裝置的氣穿,以避免冬春季賊風侵襲。
(二) 羊舍類型
1.長方形羊舍。這種羊舍在以放牧為主的地區,羊只在露天過夜,僅在冬春、產羔期在舍內休息,其飲水、補飼多在運動場上進行。而在以舍飼為主的地區,舍內應有固定的草架、飼槽、飲水槽,也可將其設在運動場上。舍內布局可采取單列式、雙列式。運動場面積應為舍內的3-5倍,并有遮蔭設施。
2.棚舍結合羊舍。這種羊舍適用于冬春天較暖的地區。利用原有羊舍一側墻體,修成三面有墻、前面敝開的羊棚。
3.樓式羊舍。特點是夏秋季節氣候炎熱、潮濕時,羊可住樓上;冬春冷季,樓下可為羊圈,樓上則可貯存干草。
4.農膜暖棚式羊舍。特點是可利用白天蓄熱和羊體自身產熱來提高夜間舍內溫度。
三 常用設備
(一) 飼槽和飼草架,飲水槽
飼槽和飼草架主要用于飼喂飼草、飼料或青貯飼料,要求能保護飼草飼料不受污染和減少浪費,有移動式、懸掛式、固定式和結合式四種。飲水槽可用鐵皮或水泥做成,要便于加水,清洗。
(二) 母仔欄
為母羊產羔、瘦弱羊隔離而設置。一般為兩塊柵板用鉸鏈連接而成,將此活動木欄在羊舍角隅成直角展開,并將其固定于羊舍墻壁上,可圍成1.2米×1.5米的母仔間,供1只母羊及其羔羊單獨用。母仔欄的數量一般為母羊數的10-15%。
(三) 羔羊補飼欄
將多個柵欄、柵板或網欄在羊舍或補飼場靠墻圍成足夠面積的圍欄,在欄間插入一個大羊不能入內羔羊能自由出入的柵門,內放食槽等。
(四) 活動式分群欄
在大、中型肉羊飼養場內,為了提高羊只鑒定、分群、防疫注射、藥浴、驅蟲等工作的效率,通常要設有比較結實但可活動的分群欄。分群欄可用柵欄組成,通道的寬度比羊體稍寬,羊只在通道中只能單行前進而不能回頭。
(五) 堆草圈
羊舍外面都應用柵欄或絲網建成一個堆草圈子,以堆存補飼或備用的干草。
(六) 磅秤及羊籠
為了定期稱量羊只的體重,掌握飼養效果等情況,肉羊場應設置小型地秤,并在磅秤上裝置木制或鋼盤制的長方型羊籠。羊籠一般長1.4米,寬0.6米,高1.0米左右,兩端安置活動門供羊只進出。
(七) 藥浴池
為了防治疥癬及其他寄生蟲病,每年要定期給羊群藥浴。常用的藥浴池是長方形,一般用水泥筑成,池深不小于1.0米,長約10米,池底寬30-60厘米,上寬60-100厘米。藥浴池入口一端是陡坡;出口一端是臺階,并設置滴流臺。
(八) 青貯窖成青貯塔
制作青貯飼料用。
(一) 舍址要求
1.羊舍要選擇地勢較高、南坡向陽、排水良好和通風干燥處建造。環境潮濕對羊的生長、繁殖、防病不利,忌在低洼澇地、山洪水道、冬季風口處建舍。舍址應遠離居民點或其他種畜、禽場。
2.保證放牧、飼草料供給。在北方牧區和農牧結合區,要有足夠的四季牧場和草場,南方可有輪牧草場。無論哪種生產體系都要有足夠的飼草料基地或飼草料來源。
3.都要有足夠的清潔水源。
(二) 羊舍布局
羊場要統疇考慮羊舍的布局。通常要考慮辦公室、住房等生活區的位置,要求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能看到全場的其他房舍。交通便利,房前房后均有通道。風向良好,生活區應安排在上風頭處,房舍朝向有利于采光或遮光。肉羊肥育場主要有育肥羊舍、病羊隔離舍、飼料庫、飼料加工車間、獸醫室、貯糞池等,要合理布局,有利生產、防病。
二 羊舍建造
羊具有喜歡游走、耐寒冷、忌潮濕、怕悶熱的生物學特性,多數地區采用以放牧為主,冬春產羔及惡劣氣候條件下實行放牧與舍飼相結合的生產管理形式。
(一) 羊舍建筑
1.建筑地點地勢相對較高,通風干燥,避風向陽,要接近放牧地、飼草料庫和清潔水源,應建在羊場生活區的下風向處和天然水源的下游。
2.羊舍要有足夠的面積和高度,以舍飼為主時還要有足夠的運動場地。羊舍面積以保持舍內空氣新鮮、干燥,保證冬春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降溫為原則。羊舍高度不低于2.5米,每只羊面積0.5-2平方米,運動場面積不小于羊舍面積的2倍。
3.羊舍門窗、地面及通風設施,既要有利于保持舍內干燥、保溫、防暑、采光和排除舍內有害氣體,又要便于飼養操作。大群飼養時一般舍門寬度2-3米,窗戶面積一般為地面面積的1/5,下緣離地高度1.5米。運動場墻體應全部或部分為通風花墻。有條件的地方,可在舍頂設有調節裝置的氣穿,以避免冬春季賊風侵襲。
(二) 羊舍類型
1.長方形羊舍。這種羊舍在以放牧為主的地區,羊只在露天過夜,僅在冬春、產羔期在舍內休息,其飲水、補飼多在運動場上進行。而在以舍飼為主的地區,舍內應有固定的草架、飼槽、飲水槽,也可將其設在運動場上。舍內布局可采取單列式、雙列式。運動場面積應為舍內的3-5倍,并有遮蔭設施。
2.棚舍結合羊舍。這種羊舍適用于冬春天較暖的地區。利用原有羊舍一側墻體,修成三面有墻、前面敝開的羊棚。
3.樓式羊舍。特點是夏秋季節氣候炎熱、潮濕時,羊可住樓上;冬春冷季,樓下可為羊圈,樓上則可貯存干草。
4.農膜暖棚式羊舍。特點是可利用白天蓄熱和羊體自身產熱來提高夜間舍內溫度。
三 常用設備
(一) 飼槽和飼草架,飲水槽
飼槽和飼草架主要用于飼喂飼草、飼料或青貯飼料,要求能保護飼草飼料不受污染和減少浪費,有移動式、懸掛式、固定式和結合式四種。飲水槽可用鐵皮或水泥做成,要便于加水,清洗。
(二) 母仔欄
為母羊產羔、瘦弱羊隔離而設置。一般為兩塊柵板用鉸鏈連接而成,將此活動木欄在羊舍角隅成直角展開,并將其固定于羊舍墻壁上,可圍成1.2米×1.5米的母仔間,供1只母羊及其羔羊單獨用。母仔欄的數量一般為母羊數的10-15%。
(三) 羔羊補飼欄
將多個柵欄、柵板或網欄在羊舍或補飼場靠墻圍成足夠面積的圍欄,在欄間插入一個大羊不能入內羔羊能自由出入的柵門,內放食槽等。
(四) 活動式分群欄
在大、中型肉羊飼養場內,為了提高羊只鑒定、分群、防疫注射、藥浴、驅蟲等工作的效率,通常要設有比較結實但可活動的分群欄。分群欄可用柵欄組成,通道的寬度比羊體稍寬,羊只在通道中只能單行前進而不能回頭。
(五) 堆草圈
羊舍外面都應用柵欄或絲網建成一個堆草圈子,以堆存補飼或備用的干草。
(六) 磅秤及羊籠
為了定期稱量羊只的體重,掌握飼養效果等情況,肉羊場應設置小型地秤,并在磅秤上裝置木制或鋼盤制的長方型羊籠。羊籠一般長1.4米,寬0.6米,高1.0米左右,兩端安置活動門供羊只進出。
(七) 藥浴池
為了防治疥癬及其他寄生蟲病,每年要定期給羊群藥浴。常用的藥浴池是長方形,一般用水泥筑成,池深不小于1.0米,長約10米,池底寬30-60厘米,上寬60-100厘米。藥浴池入口一端是陡坡;出口一端是臺階,并設置滴流臺。
(八) 青貯窖成青貯塔
制作青貯飼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