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羊腸毒血癥的防治技術

   日期:2015-12-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9    
  羊腸毒血癥是羊的一種經常發生的急性傳染病,綿羊多發。本病的發生是由于產氣莢膜桿菌在羊腸道中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所引起的,因此叫腸毒血癥,因本病死亡的羊常有腎臟軟化現象,故又稱為軟腎病。 

  專家解病。⑴病原:本病的病原是魏氏梭菌,又稱產氣莢膜桿菌。本菌可產生多種毒素,以毒素特性可將魏氏梭菌分為A、B、C、D、E5個毒素型,羊腸毒血癥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 

  ⑵流行特點:發病以綿羊為多,山羊較少。通常以2-12月齡、膘情好的羊為主;經消化道而發生內源性感染。牧區以春夏之交搶青時和秋季牧草結籽后的一段時間發病為多;農區則多見于收割搶茬季節或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質飼料時,本病多呈散發性流行。 

  ⑶癥狀:本病的特點為突然發作,很少能見到癥狀,往往在表現出疾病后綿羊便很快死亡。癥狀可分為2種類型:a、以搐搦為其特征,在倒斃前四肢出現強烈的劃動,肌肉顫搐,眼球轉動,磨牙,口服過多,隨后頭頸顯著抽縮,往往死于發病后的2-4小時內。b、以昏迷和靜靜地死去為其特征,病程不太急,其早期癥狀為步態不穩,以后臥倒,并有感覺過敏,流涎,上下頜“咯咯”作響,繼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發生腹瀉,通常在3-4小時內靜靜地死去,搐搦型和昏迷型在癥狀上的差別決定于吸收的毒素多少。 

  ⑷剖檢病變:病羊死后立即解剖,見到肝臟腫大,暗紫色,切面外翻,質脆,右葉表面有核桃大到雞蛋大的黃白色的壞死。脾臟腫大,質地松軟,腎脂肪囊水腫,并呈黃色膠凍狀,心外膜水腫,腸系膜淋巴結水腫,呈乳白色,結腸淋巴結出血、水腫,肺門淋巴結出血,周圍有黃色膠凍狀物,大網膜有多處凝血塊,大小不一,腹腔約有500毫升血紅色液體,暴露空氣后則凝成黃色膠樣纖維蛋白塊,瘤胃部分黏膜出血,真胃黏膜、小腸黏膜全部呈紫紅色,為嚴重的彌漫性出血,膀胱黏膜有密集的針尖狀出血點。 

  ⑸診斷:本病的確診,除根據臨床癥狀外,還需進行實驗室診斷。本病應與炭疽、巴氏桿菌病和大腸桿菌病加以區別。 

  專家治病。①預防:春夏之際少搶青、搶茬;秋季避免吃過量結籽飼草;發病時搬圈至高燥地區。常發區定期注射羊厭氧菌病三聯苗或五聯苗,大小羊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 

  ②治療:對病程較緩慢的病羊,可用:a、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0-160萬單位,每天2次;b、磺胺脒,按每千克體重8-12克,第1天1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c、10%石灰水灌服,大羊200毫升,小羊50-80毫升,連用1-2次。此外,應結合強心、補液、鎮靜等對癥治療,有時尚能治愈少數病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