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羊生產和育種過程中,準確了解其年齡很有好處,特別在引種過程中,如果缺少記錄資料,為確保引進良種的質量,對山羊進行年齡鑒定尤為必要。常采用牙齒鑒定法。由于山羊牙齒的生長、脫換、磨損的形狀、松動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因此,可以通過查看門齒來確定大致年齡。
不足1歲的山羊牙齒有20枚,稱為乳齒;成年山羊的牙齒大而稍黃,共有32枚,稱為永久齒。山羊沒有上門齒,只有8枚下門齒和24枚臼齒,上下牙床各長有12枚臼齒。8枚門齒由中間向兩邊分布,分別叫做切齒、內中間齒、外中間齒、隅齒,均成對存在。從1歲左右起,乳門齒逐步被永久齒所取代,直到3~4歲,4對門齒全部換成永久齒。4歲以后,需要根據牙齒磨損程度和牙齒間隙來判別年齡,年齡越大,牙齒間隙越大,最后松動、脫落。
有一則歌訣形象準確地描述了山羊牙齒的生長、換牙、磨損和脫落的過程。即"一歲半,中齒換;到兩歲,換二對;二歲半,三對全;滿三歲,牙換齊;四磨平,五齒星,六現縫;七露孔,八松動;九掉齒,十磨凈"。
不足1歲的山羊牙齒有20枚,稱為乳齒;成年山羊的牙齒大而稍黃,共有32枚,稱為永久齒。山羊沒有上門齒,只有8枚下門齒和24枚臼齒,上下牙床各長有12枚臼齒。8枚門齒由中間向兩邊分布,分別叫做切齒、內中間齒、外中間齒、隅齒,均成對存在。從1歲左右起,乳門齒逐步被永久齒所取代,直到3~4歲,4對門齒全部換成永久齒。4歲以后,需要根據牙齒磨損程度和牙齒間隙來判別年齡,年齡越大,牙齒間隙越大,最后松動、脫落。
有一則歌訣形象準確地描述了山羊牙齒的生長、換牙、磨損和脫落的過程。即"一歲半,中齒換;到兩歲,換二對;二歲半,三對全;滿三歲,牙換齊;四磨平,五齒星,六現縫;七露孔,八松動;九掉齒,十磨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