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母羊是羊群中一個基礎群體,不僅數量較大,而且承擔著配種、妊娠、哺乳和提高后代生產性能等繁重任務。為獲得較高的繁殖效率,應給予種母山羊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以提高受胎率、多胎多羔率、羔羊成活率。種母山羊按生理階段,可分為空懷期、妊娠期和哺乳期。
(一)空懷期
為羔羊斷奶至母山羊再次配種受胎這段時間。空懷母山羊的飼養管理重點是保持一個良好的體況,以利于正常發情、排卵、配種和受孕。
對空懷母山羊應抓好放牧或加強舍飼,使其很快復膘,為配種作好準備。如果采取放牧方式,且利用牧草豐盛的草地放牧,可不補料或少補料。對體況不好尤其是體質瘦弱的母山羊,應在配種前一個月內采取短期優飼措施,方法是每頭每天增喂精料120~150克,育種核心群另加胡蘿卜250克。實行短期優飼,可使母山羊發情整齊,受胎率高。
(二)妊娠期
為母山羊懷孕至產羔這段時間,共5個月,可分成妊娠前期(3個月)、妊娠后期(2個月),其飼養管理應有所區別。
1.妊娠前期
胎兒在此期間發育比較慢,所增加的重量只占羔羊初生重的10%。因此,母山羊此期所需的營養并不比空懷期多多少。一般放牧飼養,如果草質好、生長快,從牧草中采食到的營養物質即可滿足母山羊需要,則無需補飼。但在枯草季節要補加優質干草和青貯料,任其采食。對高產母山羊應補給0.2千克左右精料,并補充一些多汁飼料。舍飼母山羊也要盡可能利用空閑地和零星牧地放牧和運動。總之,母山羊要保持中等偏上體況。
2.妊娠后期
胎兒在此期間生長發育迅速,增重大,所增重量約占羔羊初生重的90%。為滿足胎兒對營養物質的需要,應加強母山羊的飼養,供給較高水平的營養。該期如營養不足,則羔羊初生體重小,體質弱,成活率低;如果缺乏鈣、磷礦物質飼料,則易引發母山羊產后癱瘓。妊娠后期母山羊必須補飼體積較小、營養價值較高的優質干草和精料,能量營養不宜過高,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含量高,鈣、磷應增加40%~50%,比例為2:1。放牧后每日補飼1~1.5千克干草,1~1.5千克青貯飼料,0.3~0.5千克精料,具體補飼量依母山羊的體重、體況而定。混合精料配方可采用:玉米50%,麩皮15%,豆餅15%,大麥15%,另加1%食鹽、2%骨粉。
妊娠期母山羊不能喂發霉、腐敗、霜凍的飼草飼料,不能飲污水或冰水,放牧時要選擇平坦開闊的牧場,注意保胎。出牧、歸牧、飲水、補飼都要慢而穩,不急走,不驚嚇,不劇烈活動,防止擁擠、滑跌、跳崖、越溝,出入圈不擁擠,草架、料槽、水槽數量配得足,以防采食和飲水時相互擠壓引起流產。臨產前1周不遠牧。準確掌握每只母羊的預產期,發現有臨產征兆,立即轉入產房,專人看護。
(三)哺乳期
肉用山羊哺乳期一般為90天左右,分為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哺乳母山羊的飼養重點在哺乳前期,以期獲得較高的產乳量和保證母山羊的健康。
1、哺乳前期
一般指母山羊產羔后的60天時間。此階段是母山羊泌乳期飼養的關鍵時期,也是羔羊通過母乳培育的關鍵時期。母乳是羔羊重要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出生后15~20天內,幾乎是惟一的營養來源。因此,必須保證母山羊的全價飼養,要加大精料補飼量,多喂多汁飼料、青貯料,以增加泌乳量和保持膘情。哺乳前期母山羊的營養水平可按其泌乳量而定,通常每千克鮮奶需風干飼料0.6千克,可使羔羊增重176克。同時,母山羊此期的營養還應考慮哺乳羔羊數。放牧條件下,產雙羔肉用種母山羊每天需補飼混合精料0.4~0.6千克左右,苜蓿干草1千克,多汁飼料1.5千克,產三羔肉用種母山羊每天需補飼混合精料0.8~1.0千克,苜蓿干草1.5千克,多汁飼料2~2.5千克;而產單羔的肉用種母山羊則每天的補飼量分別為0.3~0.5千克、0.5千克和1.5千克。并保證充足的飲水。
母山羊產羔后,體質比較虛弱,消化機能較差,產后1~3天,對膘情好的母山羊,不應補飼精料,以防消化不良和乳房炎的發生。日糧應以優質幼嫩的干草為主,每天給3~4次飲水,并加入少量的麩皮和食鹽。
2.哺乳后期
當羔羊長到2月齡時,母山羊的泌乳量已經大大降低,羔羊已經能采食青草和粉碎精料,應逐漸減少直至取消補飼,完全轉為放牧吃青。對母山羊而言,應以恢復體況為主,為下次配種作準備。
斷奶前一周,要減少母山羊的多汁飼料、青貯料喂量,停喂精料,防止乳房炎的發生。
在管理上要保持圈舍干燥,供給清潔飲水,做好防寒保溫等工作。
(一)空懷期
為羔羊斷奶至母山羊再次配種受胎這段時間。空懷母山羊的飼養管理重點是保持一個良好的體況,以利于正常發情、排卵、配種和受孕。
對空懷母山羊應抓好放牧或加強舍飼,使其很快復膘,為配種作好準備。如果采取放牧方式,且利用牧草豐盛的草地放牧,可不補料或少補料。對體況不好尤其是體質瘦弱的母山羊,應在配種前一個月內采取短期優飼措施,方法是每頭每天增喂精料120~150克,育種核心群另加胡蘿卜250克。實行短期優飼,可使母山羊發情整齊,受胎率高。
(二)妊娠期
為母山羊懷孕至產羔這段時間,共5個月,可分成妊娠前期(3個月)、妊娠后期(2個月),其飼養管理應有所區別。
1.妊娠前期
胎兒在此期間發育比較慢,所增加的重量只占羔羊初生重的10%。因此,母山羊此期所需的營養并不比空懷期多多少。一般放牧飼養,如果草質好、生長快,從牧草中采食到的營養物質即可滿足母山羊需要,則無需補飼。但在枯草季節要補加優質干草和青貯料,任其采食。對高產母山羊應補給0.2千克左右精料,并補充一些多汁飼料。舍飼母山羊也要盡可能利用空閑地和零星牧地放牧和運動。總之,母山羊要保持中等偏上體況。
2.妊娠后期
胎兒在此期間生長發育迅速,增重大,所增重量約占羔羊初生重的90%。為滿足胎兒對營養物質的需要,應加強母山羊的飼養,供給較高水平的營養。該期如營養不足,則羔羊初生體重小,體質弱,成活率低;如果缺乏鈣、磷礦物質飼料,則易引發母山羊產后癱瘓。妊娠后期母山羊必須補飼體積較小、營養價值較高的優質干草和精料,能量營養不宜過高,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含量高,鈣、磷應增加40%~50%,比例為2:1。放牧后每日補飼1~1.5千克干草,1~1.5千克青貯飼料,0.3~0.5千克精料,具體補飼量依母山羊的體重、體況而定。混合精料配方可采用:玉米50%,麩皮15%,豆餅15%,大麥15%,另加1%食鹽、2%骨粉。
妊娠期母山羊不能喂發霉、腐敗、霜凍的飼草飼料,不能飲污水或冰水,放牧時要選擇平坦開闊的牧場,注意保胎。出牧、歸牧、飲水、補飼都要慢而穩,不急走,不驚嚇,不劇烈活動,防止擁擠、滑跌、跳崖、越溝,出入圈不擁擠,草架、料槽、水槽數量配得足,以防采食和飲水時相互擠壓引起流產。臨產前1周不遠牧。準確掌握每只母羊的預產期,發現有臨產征兆,立即轉入產房,專人看護。
(三)哺乳期
肉用山羊哺乳期一般為90天左右,分為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哺乳母山羊的飼養重點在哺乳前期,以期獲得較高的產乳量和保證母山羊的健康。
1、哺乳前期
一般指母山羊產羔后的60天時間。此階段是母山羊泌乳期飼養的關鍵時期,也是羔羊通過母乳培育的關鍵時期。母乳是羔羊重要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出生后15~20天內,幾乎是惟一的營養來源。因此,必須保證母山羊的全價飼養,要加大精料補飼量,多喂多汁飼料、青貯料,以增加泌乳量和保持膘情。哺乳前期母山羊的營養水平可按其泌乳量而定,通常每千克鮮奶需風干飼料0.6千克,可使羔羊增重176克。同時,母山羊此期的營養還應考慮哺乳羔羊數。放牧條件下,產雙羔肉用種母山羊每天需補飼混合精料0.4~0.6千克左右,苜蓿干草1千克,多汁飼料1.5千克,產三羔肉用種母山羊每天需補飼混合精料0.8~1.0千克,苜蓿干草1.5千克,多汁飼料2~2.5千克;而產單羔的肉用種母山羊則每天的補飼量分別為0.3~0.5千克、0.5千克和1.5千克。并保證充足的飲水。
母山羊產羔后,體質比較虛弱,消化機能較差,產后1~3天,對膘情好的母山羊,不應補飼精料,以防消化不良和乳房炎的發生。日糧應以優質幼嫩的干草為主,每天給3~4次飲水,并加入少量的麩皮和食鹽。
2.哺乳后期
當羔羊長到2月齡時,母山羊的泌乳量已經大大降低,羔羊已經能采食青草和粉碎精料,應逐漸減少直至取消補飼,完全轉為放牧吃青。對母山羊而言,應以恢復體況為主,為下次配種作準備。
斷奶前一周,要減少母山羊的多汁飼料、青貯料喂量,停喂精料,防止乳房炎的發生。
在管理上要保持圈舍干燥,供給清潔飲水,做好防寒保溫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