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團農牧團場絕大多數是以農業為主的生產經營單位,團場的支柱產業主要是以農業為主。農業經濟的狀況直接主導著團場的經濟命脈,因此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思想的指導下,農二師三○團結合自身區域的優勢,本著調高調優農業的原則,多年來積極探索高產栽培配套技術的路子。
1 團場概況
農二師三○團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邊緣,庫爾勒墾區十八團渠下游,距庫爾勒市62公理,現有耕地面積8萬余畝,林園面積2.5萬余畝,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農工貿一體化的綜合型現代化經濟實體,全團農業單位10個,園林單位7個。
2 土地狀況
土壤為沖積扇淤泥質土,結構復雜,有機質含量低,土質板結,地下水位高,鹽堿重。團場種植面積中含鹽量大于0.6%的土壤有1400公頃以上,每年因鹽堿危害而失產的面積約有280公頃。
3 土質對植棉的危害
由于土壤有害鹽離子濃度大,棉籽吸水困難,發芽緩慢,甚至不發芽;鹽堿重的地地溫低,積鹽重,表土板結,而棉花破土出苗時耐鹽漬能力最差,因此棉苗生長緩慢,易死苗;隨著棉苗的漸漸長大,耐鹽漬能力增強,其生長發育雖受鹽堿的影響小,但由于土地板結,不利于棉苗的根系生長,從而影響棉花的正常生長發育。
全方位深松技術的應用是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降低地下水位,增強土壤滲透能力,治理鹽堿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棉花出苗率,保全苗,保證棉花生長發育的首要基礎。
4 全方位深松技術
4.1 主要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長×寬×高,㎜): 2800×1150×1600
結構質量(㎏): 950
工作幅寬(㎜): 2700
配套動力(KW): >118.4
鏟刀結構: “V”型
鏟刀排列(前2組,后1組): 水平;前后;交叉
深度(㎜): 450-550
生產效率(): 1.68-1.81
4.2 主要結構
全方位深松犁主要由上懸臂、下懸臂、主梁、“V”型鏟刀、“V”型鏟刀連接板及主犁鏟刀(尖)組成。
5. 全方位深松犁技術
三○團長期以來與鹽堿作斗爭,獲得了不少豐富的經驗。近年來,堅持全方位深松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大加快了墾區鹽堿綜合治理的進程,為棉花奪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5.1 改良土壤
重鹽堿地的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理化性狀差。有機肥秋施雖是改良鹽堿土壤的一個有效途徑。但要結合深松耕地,全層施肥,土肥相融。全方位深松犁是利用“V”型鏟刀入土后將板結的土壤進行疏松、透氣,將有機肥與鹽堿土壤進行融合,再經過冬春兩季腐化,有機質和肥料分解過程中形成的腐殖質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狀,降低鹽堿,從而達到棉花高產。
5.2 降低鹽堿
利用全方位深松技術對土壤進行翻動,改善了土壤的耕作層結構,打破了耕地底層以下的土壤板結層。隨著秋冬灌灌水時將土壤中的鹽堿壓到1.5米以下,并及時排走(灌排渠系要完善)。全方位深松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土地整體的滲水性,延長了灌水時間,不易形成條田內的干排鹽斑,為達到秋冬灌洗鹽壓堿的效果奠定了基礎。
5.3 延緩鹽堿回升時間
土壤有害鹽離子濃度大,棉籽吸水困難,發芽緩慢,甚至不發芽;鹽堿重的地地溫低,積鹽重,表土板結,而棉花破土出苗時耐鹽漬能力最差,因此棉苗生長緩慢,易死苗。通過全方位深松技術應用增大了土地的透氣性,提高了土地地溫,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控制土壤次生鹽漬化,延緩了鹽堿回升的時間,確保種子的正常發芽和幼苗的生長(等鹽堿回升到地面時,這時的幼苗已有了抵抗鹽漬能力)。
5.4 促根早發
由于土壤鹽堿重,土質易板結,棉苗雖有抵制鹽漬的能力,但對棉根的生長分枝影響很大,棉根的生長受到制約,水肥的吸收沒有保障,造成水肥流失,從而影響棉苗的正常生長。全方位深松技術改善土壤結構,打破了土壤板結層,促根早發,確保棉苗的營養供給,減少水肥的流失。
5.5 地頭保苗
地頭由于機車作業轉彎、調頭多次重復碾壓,造成土壤堅硬、板結,不利于出苗,地頭保苗是個頭疼的難題,近年來,通過堅持全方位深松技術,改善土壤板結結構,注重地頭的耕作方式,確保了地頭的保苗率。
6 應用與經濟效益
三十團常年堅持使用全方位深松技術,克服重重阻力和壓力,采用鼓勵和補貼等措施,使全方位深松技術全面推廣應用。承包戶改變以往給補貼都不愿深松變不給補貼也要深松(如單位機力緊張,不深松,那承包戶是不愿意的,不給深松,堅決不犁地)。
近年來,三十團棉花產量一年一個臺階,逐年遞增,每年以總產200萬公斤籽棉遞增,承包戶的經濟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07年產量增幅創歷史新高,單產增加50公斤/畝,按籽棉5.2元/公斤計算,增收260元/畝。經濟效益可觀。
7 改進建議
7.1 土壤過于板結或長年未進行深松的土地,為防止深松犁變形,建議應先用桿齒式深松犁進行深松,來年再用全方位深松犁進行深松。
7.2 防風林密植區或成年防風林區的地邊,建議應先用斷根犁進行斷根作業,減少過粗的樹根而增大深松犁阻力造成深松犁變形。
7.3 及時清理田間內的堅硬異物,如:石頭、水泥預制板等。
1 團場概況
農二師三○團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邊緣,庫爾勒墾區十八團渠下游,距庫爾勒市62公理,現有耕地面積8萬余畝,林園面積2.5萬余畝,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農工貿一體化的綜合型現代化經濟實體,全團農業單位10個,園林單位7個。
2 土地狀況
土壤為沖積扇淤泥質土,結構復雜,有機質含量低,土質板結,地下水位高,鹽堿重。團場種植面積中含鹽量大于0.6%的土壤有1400公頃以上,每年因鹽堿危害而失產的面積約有280公頃。
3 土質對植棉的危害
由于土壤有害鹽離子濃度大,棉籽吸水困難,發芽緩慢,甚至不發芽;鹽堿重的地地溫低,積鹽重,表土板結,而棉花破土出苗時耐鹽漬能力最差,因此棉苗生長緩慢,易死苗;隨著棉苗的漸漸長大,耐鹽漬能力增強,其生長發育雖受鹽堿的影響小,但由于土地板結,不利于棉苗的根系生長,從而影響棉花的正常生長發育。
全方位深松技術的應用是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降低地下水位,增強土壤滲透能力,治理鹽堿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棉花出苗率,保全苗,保證棉花生長發育的首要基礎。
4 全方位深松技術
4.1 主要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長×寬×高,㎜): 2800×1150×1600
結構質量(㎏): 950
工作幅寬(㎜): 2700
配套動力(KW): >118.4
鏟刀結構: “V”型
鏟刀排列(前2組,后1組): 水平;前后;交叉
深度(㎜): 450-550
生產效率(): 1.68-1.81
4.2 主要結構
全方位深松犁主要由上懸臂、下懸臂、主梁、“V”型鏟刀、“V”型鏟刀連接板及主犁鏟刀(尖)組成。
5. 全方位深松犁技術
三○團長期以來與鹽堿作斗爭,獲得了不少豐富的經驗。近年來,堅持全方位深松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大加快了墾區鹽堿綜合治理的進程,為棉花奪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5.1 改良土壤
重鹽堿地的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理化性狀差。有機肥秋施雖是改良鹽堿土壤的一個有效途徑。但要結合深松耕地,全層施肥,土肥相融。全方位深松犁是利用“V”型鏟刀入土后將板結的土壤進行疏松、透氣,將有機肥與鹽堿土壤進行融合,再經過冬春兩季腐化,有機質和肥料分解過程中形成的腐殖質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狀,降低鹽堿,從而達到棉花高產。
5.2 降低鹽堿
利用全方位深松技術對土壤進行翻動,改善了土壤的耕作層結構,打破了耕地底層以下的土壤板結層。隨著秋冬灌灌水時將土壤中的鹽堿壓到1.5米以下,并及時排走(灌排渠系要完善)。全方位深松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土地整體的滲水性,延長了灌水時間,不易形成條田內的干排鹽斑,為達到秋冬灌洗鹽壓堿的效果奠定了基礎。
5.3 延緩鹽堿回升時間
土壤有害鹽離子濃度大,棉籽吸水困難,發芽緩慢,甚至不發芽;鹽堿重的地地溫低,積鹽重,表土板結,而棉花破土出苗時耐鹽漬能力最差,因此棉苗生長緩慢,易死苗。通過全方位深松技術應用增大了土地的透氣性,提高了土地地溫,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控制土壤次生鹽漬化,延緩了鹽堿回升的時間,確保種子的正常發芽和幼苗的生長(等鹽堿回升到地面時,這時的幼苗已有了抵抗鹽漬能力)。
5.4 促根早發
由于土壤鹽堿重,土質易板結,棉苗雖有抵制鹽漬的能力,但對棉根的生長分枝影響很大,棉根的生長受到制約,水肥的吸收沒有保障,造成水肥流失,從而影響棉苗的正常生長。全方位深松技術改善土壤結構,打破了土壤板結層,促根早發,確保棉苗的營養供給,減少水肥的流失。
5.5 地頭保苗
地頭由于機車作業轉彎、調頭多次重復碾壓,造成土壤堅硬、板結,不利于出苗,地頭保苗是個頭疼的難題,近年來,通過堅持全方位深松技術,改善土壤板結結構,注重地頭的耕作方式,確保了地頭的保苗率。
6 應用與經濟效益
三十團常年堅持使用全方位深松技術,克服重重阻力和壓力,采用鼓勵和補貼等措施,使全方位深松技術全面推廣應用。承包戶改變以往給補貼都不愿深松變不給補貼也要深松(如單位機力緊張,不深松,那承包戶是不愿意的,不給深松,堅決不犁地)。
近年來,三十團棉花產量一年一個臺階,逐年遞增,每年以總產200萬公斤籽棉遞增,承包戶的經濟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07年產量增幅創歷史新高,單產增加50公斤/畝,按籽棉5.2元/公斤計算,增收260元/畝。經濟效益可觀。
7 改進建議
7.1 土壤過于板結或長年未進行深松的土地,為防止深松犁變形,建議應先用桿齒式深松犁進行深松,來年再用全方位深松犁進行深松。
7.2 防風林密植區或成年防風林區的地邊,建議應先用斷根犁進行斷根作業,減少過粗的樹根而增大深松犁阻力造成深松犁變形。
7.3 及時清理田間內的堅硬異物,如:石頭、水泥預制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