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聲頻控制技術是物理農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目前物理農業科技發展的核心技術。
一、植物聲頻控制技術的作用原理
植物聲頻控制技術是建立在植物經絡系統的理論基礎上,利用聲頻發生器對植物施加特定頻率的聲波,與植物發生共振,促進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傳輸和轉化,從而增強植物的光和作用和吸收能力,促進生長發育,達到增產、增收、優質、抗病的目的。
二、植物聲頻發生器的構造與工作過程
植物聲頻發生器看起來像音箱,四面各有一個喇叭,可支放在田間向四周發射聲波。這些聲波聽起來像長短不一、高低不同的風笛聲,可向周圍360°的范圍發射聲波,在有效半徑范圍內作用于農作物。
三、植物聲頻發生器的作用與效果
植物聲頻發生器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作物產量,提高營養品質,增強抗病性,促進生長發育、提早成熟,延長貯藏時間。
目前,植物聲頻發生技術已在美國和我國的北京、山東、大連等地開始示范應用,對30多種農作物、蔬菜、花卉、和果樹上進行了試驗、示范,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2005年我中心在咸水沽鎮頭道溝科技示范區安裝了一臺聲波助長儀,通過對大蔥、蘿卜等蔬菜進行應用和對比,效果明顯,大蔥畝增產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