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馬上就要到了,這段時間冷空氣活動較為頻繁,如遇到大雪天氣則會對大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關注天氣預報 增光保溫
冬季要時刻關注天氣的變化,對大風、大霧、大雪等惡劣天氣都要有應對措施。在大風雪到來之前,要檢查塑料薄膜的固定情況,壓膜線或壓桿必須固定牢靠,并把草苫蓋好壓嚴。這樣的天氣可適當晚揭苫,但必須做到的是,在連陰雪的情況下,每天揭苫時間不能少于4-5小時。雖然沒有直射光,但可以通過散射光增溫,揭苫30分鐘以后比不揭苫要高出3-4℃。如果條件充足的話,也可在棚內安裝陽光燈或者張掛反光膜等進行補光。
當白天氣溫低,夜間又持續降雪時,為了提高棚內溫度應準備好多層覆蓋和電熱風扇、生爐子、暖風爐等增溫措施,防止蔬菜發生低溫寒害或凍害。陰雪天來臨之前,對長勢較弱或結果較多的植株要及時采收,并疏花疏果。
及時清除降雪 降低棚內濕度
如果降雪發生在白天,而且大棚內氣溫高于蔬菜生長所需最低溫度,可以不放草苫,積雪較少的話可以等雪停了再掃雪。出現中到大雪時,要盡早清除,絕不能等雪停了再一起掃雪。這樣一方面可以防止積雪壓塌大棚,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積雪融化浸濕草苫。
如果大棚內溫度低于蔬菜生長的最低溫度,就要覆蓋草苫,并在草苦上覆蓋一層舊棚膜。
低溫寡照天氣要嚴格控制澆水,以保持地溫、降低棚內濕度,預防和減少病蟲害發生;當棚內濕度大且又不能通風時,可在行間撒草木灰或細干土吸濕,降低棚內濕度。
當陰雪天氣開始轉晴時,應及時揭去覆蓋物,以利透進陽光。若連續降雪后天氣驟晴時,應陸續揭開草苫,以防“閃苗”。揭草苫后要注意觀察作物變化,出現萎蔫時要立即蓋上草苫,幼苗恢復后再把草苫揭去,如此反復兩三天,再轉入正常管理。在久陰乍晴的第一個晴天,可進行葉面追肥,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葉面寶等,以補充植株營養,盡快恢復植株長勢。另外在化學兼治病蟲害時應使用煙劑或干粉劑,以降低棚內濕度,有效控制疫情。
雪后注意保溫 防止出現冷害和凍害
持續的陰雪天給大棚生產帶來的往往是冷害和凍害。對于黃瓜、辣椒、番茄等喜溫怕冷的蔬菜尤其要注意大棚的保溫。
遭遇嚴寒時可采取以下方法應急:一是多層覆蓋,可在草苫上再蓋一層薄膜,這種措施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也適用于各種大棚作物;另外可在棚內再套棚,以增加保溫效果,可用于芹菜、甘藍、蘿卜等地上部體積小的蔬菜。二是點火加溫,最好的方法是在棚內點燃沼氣,如果沒有沼氣設備,可采用爐火加溫或點燃干木柴。這樣的加溫措施不但能使棚內溫度提高2-3℃,而且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還能減緩棚內溫度下降和供植物呼吸作用使用。三是提早設置防寒溝,防寒溝應設置在大棚內的前沿,防寒溝里的草受潮之后會發酵,發酵就會釋放出二氧化碳,既起到保溫效果,又能給棚內提供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四是藥劑保護,在寒流來臨前,根據蔬菜類型噴施一遍天達2116或者噴施“碧護”,從而提高作物的抗逆防凍能力。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蔬菜仍然受凍,在受凍后要做到:首先,晴天后要使棚內溫度緩慢上升,避免因溫度急驟上升而使蔬菜受凍組織壞死。其次,及時剪去受凍的莖葉和果實,以免組織發霉病變,引發病害。三是藥劑防治,可用天達2116、碧護、云大120連續噴灑1-2次,確保受凍的植株快速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