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親親田園苗場位于“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西北部,成都苗木之鄉——彭州。基地位于彭州、都江堰、郫縣三地交界處,交通極為便利,自然條件優越,本地區綠化、花卉、種苗、種植業發達。所培育的李子苗無病蟲害,樹干端正,根系發達。專業起苗人員,可現場起苗,帶土球裸根都可。另外我們供應蘋果苗、李子苗、小櫻桃苗等。
親親田園基地李子苗數量大、規格全、品種齊、質量可靠,因為我們專業,所以請您放心,誠信保證,互利共贏,我們誠信經營,竭誠為您服務。始終堅持互惠互利、客戶第一、服務周到、薄利多銷是公司的經營宗旨。每年所產100余萬株苗木廣銷四川、云南、貴州、重慶、汶川、茂縣等周邊各省市區縣。
李子樹園地選擇
1.氣候適宜帶
根據李樹的生態要求和目前我國的品種組成,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提出李樹經濟栽培的適宜帶,以冬季絕對低溫不低于-25℃的地帶為北界,冬季平均溫度低于7.2℃天數在1個月以上的地帶為南線。 此范圍以北,冬季嚴寒,李樹不能安全越冬;此范圍以南,滿足不了李樹休眠對低溫的需要量,而不能順利通過休眠。隨著新品種的引進、選育,有可能提高現有品種的適應性,逐漸擴大可栽植區域。在適宜地帶外有大面、小氣候的環境也適宜栽植李樹。
2.地勢與土壞
(1)地勢:海拔每升高 100米,氣溫平均下降0.6℃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所以, 一般在海拔2200米以下,李樹生長結果良好,2300米左右則生長不良,花芽分化差,需加強防寒措施方可經濟裁增,因而建園以2200米以下為宜。山地、坡地通風透光,排水良好, 栽植李樹病害少, 李喜光,應選在南坡日光充是地段建同,但物候期較早,應注意花期晩霜的危害, 谷地易集聚冷空氣并且風大,因李樹抗風力弱,故要避免在谷地大風地區建園。山地、坡地的地勢變化大,水土易流失,土壤瘠薄,需改造后建園,并以坡度不超過20℃為宣。平地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供水充足,氣溫變化和緩,李樹生長良好,但通風、排水不如山地,且易感染真菌病害。平地還有沙地、黏地、地下水位高(高于1米)、鹽漬地等不良因素,故以先改造后建園為宜?,F提倡在山地建園,那里土壤、空氣和水分未被污染,是生產無公害果品的理想地方,且果實品質好。
(2)土壤:李樹耐旱忌澇,根系好氧,適于在土壤質地疏松、排水暢通的沙質壤土建園, 在黏重和過于肥沃的土壤上種植李樹,易徒長,易患流膠病、褐腐病,一般不宣選用,尤其地下水位高的地區不宜裁李。
(3)重茬:李樹對重在反應敏感,往往表現生長衰弱、流膠、壽命短、產量低,或生長幾年后突然死亡等,但也有無異常表現的。重茬李園生育不良和早期衰亡的原因很復雜,各個李園也不盡一致, 除營養、病蟲害客原因以外,有人認為是李根殘留物分解產生毒素,毒害幼樹而導致樹體死亡。生產實踐證明,如種植2~3年農作物對消除重茬的不良影響是有效的。若必須重茬,也可采用挖大定值穴徹底清除殘根、晾坑、挖坑定植穴時與舊址錯開、填入客土等都有較好效果。
李園灌溉注意哪些
李樹對水分較為敏感,表現為耐旱怕澇,但自萌芽至果實成熟需要供給充足的水分,才能滿足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適宜的土壤水分有利于開花、坐果、枝條生長、花芽分化、果實生長與品質提高。在李整個生長期,土壤相對濕度在40%~60%的范圍內有利于枝條生長與生產優質果品。試驗結果表明,當土壤含水量降到10%~15%時,枝葉出現萎蔫現象。一年內不同的時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李需水的兩個關鍵時期,即花期和果實最后膨大期。如花期水分不足,則萌芽不正常,開花不齊,坐果率低;果實的最后膨大期如土壤干旱,會影響果實細胞體積的增大,減少果實重量和體積。這兩個時期應盡量滿足李樹對水分的需求。若李樹生長期水過多,土壤含水量高或積水,則因土壤中氧氣不足,根系呼吸受阻而生長不良,嚴重時出現死樹。因此,需要根據不同品種、樹齡、土壤質地、氣候特點等來確定桃園灌溉、排水的時期和用量。
病蟲害防治
在萌芽開花期注意防治蚜蟲、杏仁蜂、杏星毛蟲、杏象鼻蟲、金龜子等害蟲。有杏疔病發生的杏園可在杏樹展葉后噴布丨?2次1:1.5:200波爾多液預防。開花期在樹冠下面噴施25%辛硫磷微膠囊水懸浮劑200?300倍液防治李實蜂、李小食心蟲等及地下越冬害蟲,刮刷蚧殼蟲。展葉后,如發現葉面有近圓形橙紅色、稍隆起、表面散生深紅色小粒點,則可初步診斷為李紅點病,應及時噴布50%琥珀膠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果實釆收后管理
李、杏樹果實成熟早,采收后到落葉還有很長一段生長期,這一時期是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個關鍵管理時期。李、杏經過前期的生長結果,消耗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樹體處于營養缺乏狀態,果實采收后,正是花芽繼續分化和樹體貯藏營養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加強管理,對促進樹體健壯生長,恢復樹勢,提髙花芽的數量和質量,增加完全花比率,提高樹體貯藏營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增強樹體越冬能力以及提髙第二年的坐果率,確保連年豐產、穩產均有重要作用。
一、果實釆收后管理樹體管理
1.夏季修剪
李、杏在采果后即可進行1次夏季修剪。此時修剪要掌握“宜早不宜遲,宜輕不宜重,,的原則,通過修剪改善樹體的通風透光條件、平衡樹勢,提高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蓪歉芍徒Y果枝組上的新梢繼續進行摘心,以促發分枝,培養枝組;采取撐、拉、墜等措施,改變生長勢較強的直立枝的生長方向,緩和其生長勢,促其結果;盡可能多地保留中庸、短小枝條,以增加葉面積;疏除樹冠內過密枝、直立枝、競爭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細弱枝、干枯枝、劈裂折斷枝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樹體的結果能力和抗病能力;適當回縮結果后顯著衰弱下垂的結果枝組,縮剪至抬頭枝或壯枝處;樹冠內有生長空間的地方可利用徒長枝、直立枝等,采取摘心、扭梢、拉枝等措施將其留做輔養枝或改造成結果枝組,控制營養生長,促其成花結果;樹冠內如無生長空間,則要及時疏除;對于樹體過髙或上強明顯的樹可適當落頭,去除頂部1?2個大枝;同時,對角度偏小的主側枝,也要進行拉枝,以緩和樹勢,改善樹冠內的光照條件。
2.秋季修剪
秋梢將要停止生長或停長后進行修剪,可使秋梢及時停止生長,促使枝條充實,從而提髙幼樹的越冬抗寒能力。對枝葉密集樹秋剪,可改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使樹冠通風透光,增加樹體營養積累,有效減緩旺樹長勢,增加優質短枝,提髙下年枝芽萌發力,提高花芽質量,減少花的敗育率。復壯內膛枝組,為優質、豐產創造良好的條件。秋季修剪造成的營養損失比冬剪大,修剪切勿過重,時間要適當,過早會引起二次生長,修剪過晚則難以收到良好效果。
(1)疏枝與回縮 秋季修剪時疏除樹冠內的過密枝、重疊枝、徒長枝、直立枝、競爭枝、細弱技、病蟲枝、交叉枝、底部不見光的無效枝、中上部的旺長枝、秋季萌發的直立嫩梢、剪鋸口附近的萌條等,以減少樹體養分消耗,回縮細長枝、衰老下垂枝、拖地枝,減少營養消耗,促進枝條充實,芽體飽滿,有利越冬。骨干枝上的背上枝、徒長枝,每隔30?40厘米保留一個背上枝,多余的應早除去。對保留的背上枝,留20?30厘米摘心,培養成結果枝組。
(2)摘心 秋梢生長期對結果枝組上的強枝摘心,可控制長勢,促進形成花芽。對未及時停止生長的新梢進行摘心,可控制其繼續生長,提高樹體內養分積累,使枝條生長充實粗壯,提高越冬性。但要注意摘心不能過早或過晚。過早側芽萌發不利于枝條充實,過晚,則不起作用。
(3)拉枝 拉枝是調整枝條角度和方位的技術措施。拉枝時用繩將角度過小的枝條拉成適當的角度,或改變枝條的方向,填補空缺,使枝條分布合理。通過拉枝可以改善樹體光照條件,緩和枝條長勢,培養結果枝組,均衡營養物質和激素,促進花芽形成。
拉枝在秋季進行效果最好,拉枝時按照樹體結構的要求對當年生、一年生、多年生直立、強旺枝進行。拉枝應注意三點:一要選準著力點。使枝條開角后仍趨于直線,避免成為弓形枝。二要保護枝條,防止劈裂。實施拉枝時,應先使枝條基部軟化再拉平,同時在枝條的著力點上墊襯柔軟物品,以避免損傷樹皮。角度過小的多年生枝開張角度,應先將枝條基部用繩索絞拉固定。三要在拉枝后及時抹芽,防止背上抽生長枝。
3.使用生長調節劑
杏樹采收后,正值新梢第二次生長期,對于生長過旺的樹,可噴多效唑或促控劑PBO控制樹勢,以利形成高質量的花芽。在花芽分化盛期,噴施多效唑能控制枝條旺長,成花效果較好。在秋梢或副梢旺長初期葉面噴施多效唑100?200倍,每7?10天一次,連續噴2?3次,如噴后12小時內遇雨要重噴。采果后噴布0.02%?0.025%的萘乙酸鉀鹽,可延長休眠期,推遲花期,有效減輕早春霜凍危害。
親親田園基地培育的李子苗不重茬,每年都是無菌栽培,根系發達、植株茂盛成活率高;品種純度100%、價格實惠,量大從優,“兩證一簽”等對公招標各類證照齊全;不論大小客戶,不論種多種少,免費售后技術全程跟蹤2年,50畝以上(含)基地到實地傳授,免除您的后顧之憂,歡迎致電實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