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強民族種業,還需跨過四道坎兒

   日期:2014-03-11     瀏覽:904    
核心提示:  種業是國家基礎戰略性核心產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我國種業大而不強,育種創新能力薄弱、產學研脫節、企業多小散、

  種業是國家基礎戰略性核心產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我國種業大而不強,育種創新能力薄弱、產學研脫節、企業多小散、品種多亂雜、套牌侵權等問題較為突出,種業市場化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2001年,我國開放種業市場,國外跨國種業公司全面進入,民族種業面臨“內憂外患”的挑戰已是不爭的事實。 

  挑戰嚴峻,機遇亦前所未有。從2011年《國務院關於加強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到2013年末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以下簡稱“國七條”)和《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再到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給予了種業發展的巨大利好。 

  如何實現種業強國夢,做強民族種業?我認為:國家發展靠企業,企業發展靠科技,科技發展靠人才,人才發展靠制度。 

  國家發展靠企業。企業是建設種業強國,做強民族種業的主體,“國七條”非常針對性的抓住了這個重點,提出從政策和經費上對企業加強扶持和傾斜,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突出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子大企業。我們希望,國家政策層面還可提供如下支持:一是盡快出臺細則,制定改革時間表,將商業化育種從事業單位剝離,并盡快健全制度,穩步推進“綠色通道”實施﹔二是建立先導資金、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企業走出國門,到國外創辦公司,與國外企業競爭﹔三是出臺補貼等相關政策,成立相關協調部門協助、指導企事業單位到國外申請品種保護,在走出國門的同時,保護我國種業的核心利益。 

  企業發展靠科技。現代種業具有高科技屬性,科技創新能力是現代種業企業發展的根本和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種業企業大都缺乏建立育種研發機構的條件和能力。除人才的原因外,在平臺和基地建設的土地和經費審批上,也缺少事業單位的先天優勢。種業科技創新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建議:從政策和資金上傾斜,支持種業企業創建育種研發平臺和基地﹔盡快研究加入UPOV公約1991年文本,加強對原始創新保護力度,從源頭解決派生品種過多、育成品種遺傳基礎越來越狹窄、突破性品種匱乏等問題﹔加強種業市場監管,重點打擊各類侵權行為。 

  科技發展靠人才。我們應鼓勵科研院所掌握領先技術的科技人員加盟現有企業或自主創業,創辦原始創新科技型企業,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傾斜支持。“國七條”鼓勵事業單位人才向企業流動,到企業任職或兼職。但“國七條”出臺后,一方面是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對崗位變動存在各種擔心與疑慮,觀望情緒濃重﹔另一方面,各事業單位出於自身發展考慮,體制機制上或多或少不利於人才流動。因此,國家需進一步宣傳引導,打消科研人員的顧慮。企業也需有靈活的機制和優惠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加盟。 

  人才發展靠制度。當前,不完善或相對片面的評價體系是限制人才發展的重要瓶頸,應建立以客觀、實際成果為基礎的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評價體系。在評定各種人才培養計劃時,要適當向企業傾斜,拓寬企業人才成長空間和晉升通道。 (科技日報)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