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進入藥市便可一夜暴富,在一些藥材價格暴漲中,的確有不少藥商由昔日的“屌絲”,變成了“高富帥”。一些好事者更是對此事津津樂道,添油加醋到處大肆宣傳,激勵了不少“淘金者”陸續進入藥市。以前,只有幾家經營一個的品種,如今,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經營。
以白術為例:十幾年前,亳州市場從事白術飲片加工的不過一百多家,如今,不少于500家。再以小品種蟬蛻為例,以前亳州市場只有6-7家經營,如今,大大小小的經營戶已過百家。七大姑,八大姨,沾親帶故的都在做藥材生意。由于從業隊伍的壯大,有時候買貨者找不到你,也很正常。這也是有貨賣不出去,或者感覺到銷量不如從前的原因之一。
用藥單位直接到產地采購,市場交易功能減弱。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藥商感覺到市場大貨銷售量明顯下降,究其原因:國內一些制藥廠,飲片生產企業直接到各藥材產區采購,如:板藍根、丹參、生地、黨參、當歸、黃芪、懷牛膝、懷山藥、麥冬、北沙參、黃芩、元胡、白芷、山萸肉、青翹、茯苓、葛根、前胡、柴胡、金銀花、菊花等等,這些市場需求量較大的藥材,用藥單位多從產地直接采購,少則十幾噸,多則上百噸。
一些用藥企業繞開市場從產地采購藥材原料,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而且是大勢所趨,這是近幾年藥商們感覺到市場生意不如產地生意好做的原因之一。由于越來越多的用藥單位從產地購貨,市場功能在逐漸減弱,這是導致當前藥市行情低迷的又一大因素。
市場整頓藥材實際銷量下降
自2014年國家對藥品加大打擊力度以來,到目前已有50余家藥企被收回了GMP證書,涉及中藥生產的有40家,其中有20家為中藥飲片企業,另外20家涉及中成藥、中藥前處理和提取生產。2015年前5個月又有44家藥企被收回GMP,這其中中藥飲片生產企業仍占了大頭。
由于國家從藥廠和大小中醫院查處藥材質量,使得硫磺、重金屬、農殘超標以及有效含量達不到《中國藥典》標準的藥材無處可銷。對藥材質量加大管理力度以及對造假行為嚴厲打擊,有利于中藥材行業的健康發展。
但是,由于目前我國有40家中藥生產企業被被收回了GMP證書,這40家藥企減少了多少藥材用量?同時,未發現問題的生產單位,為避免因質量問題被查處,多不愿大量備貨儲藏原料藥材,如此又減少了多少藥材用量,這也是當前藥市行情低迷的原因所在。
總之,在生產過剩、庫存量大、需求不旺、藥市整頓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才導致了當前藥市行情低迷。在多數藥材生產繼續擴大,庫存累計積壓雙重壓力下,2015年整體藥市行情難以復蘇。不過,只有在低迷的行情中,才能孕育更多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