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倦了都市的喧囂,更向往一個讓人氣定神閑的“世外桃源”,延慶正是那個如詩如畫的地方。全國首家整個行政區域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延慶,森林面積達11萬公頃,空氣質量位居全市第一。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這就是延慶縣的綠色夢想。如今,在媯川大地的綠色青紗帳中,這個夢想正一步步實現。
綠色巨變織就青紗帳
進入延慶,便如同進入了綠色夢境。遠望,青山蔥蘢嫵媚,秀水靈動多變;近觀,路邊綠草茵茵,野花嬌艷,生機勃勃。可早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延慶縣的山是禿的,嶺是光的,河是干的,以南荒灘、龍慶峽荒灘、郭家堡荒灘和永寧南關荒灘為代表的四大荒灘讓人嘗盡苦頭。當地流傳著“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今日風沙起,明日到北京。”的說法。
面對這樣的形勢,延慶人開始投身到消滅荒灘、保護家園、共筑綠色屏障的行動中。“南荒灘”治理工程共完成荒灘造林2.4萬畝,規劃范圍內林木覆蓋率由1993年的37.8%提高到79.9%。延慶還開展了爆破造林、荒山人工造林、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風沙治理工程,完成公路綠化、飛播造林、平原造林等綠化工程,全縣綠化面積、森林面積迅速增加。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延慶在媯川平原大規模實施了媯河生態走廊、龍慶峽下游森林走廊、官廳水庫庫濱帶、北山生態旅游觀光帶四大生態走廊建設,重點綠色通道建設等,構成了總面積達21萬畝的森林景觀。
如今,延慶不僅綠了,而且美了。站在蔡家河萬畝平原造林區內,環顧四周,可見青山如黛,林下新綠與潺潺溪水交相輝映,正如一幅連綿壯美的山水田園畫。“九曲花溪、多彩森林”已現景致。
綠色生機成就富民路
延慶不僅綠了,而且富了。立足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功能定位,有了青山綠水的延慶,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延慶綠色發展的成果。
今年45歲的馬小利和媳婦陸秀平打去年開始,就有了份家門口的好營生,不再外出打工。馬小利夫婦是張山營鎮馬莊村人,去年7月,延慶成立北京康綠園林綠化有限公司,負責平原造林工程的后期管護。夫婦倆看著能在家門口上班,就參加了招工。如今,他倆騎車10分鐘,就能到工作地點,月工資2064元,上了“五險一金”。有人種樹,有人管樹,大面積的森林成就了綠色的就業崗位。目前,該縣共有1000余名農民實現轉移就業,負責樹木的管護和修整。
延慶是全國首批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縣,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有機農產品生產企業(基地)49家,有機認證證書和有機轉換認證證書數量達64個,涉及8大類215個產品;打造了歸原有機奶、前廟有機葡萄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去年,全縣有機農產品產量達3.78萬噸,產值4.59億元,有機農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達19%。
康莊鎮綠菜園蔬菜專業合作社以生產有機蔬菜為主,理事長趙玉中說:“正是延慶的綠色大氧吧,才為我們發展有機循環農業創造了條件。”近年來,延慶通過大力發展有機農業,不斷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當地農民致富砝碼不斷增加。
綠色引擎助力振翅飛
接踵而至的綠色發展大事,把延慶帶入了走向世界舞臺的快車道。已舉辦2014年世界葡萄大會、世界汽車房車露營大會,即將開幕的世界馬鈴薯大會,正在籌辦的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等,使世界目光聚焦在了延慶,這些綠色發展大事成為綠色引擎,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世葡會上,國際園藝學會葡萄和漿果分會副主席尼克·多庫茲利昂對此次世葡會的組織保障給予了高度評價:“大會每一個環節我都非常滿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次成功的盛會。”而來自福建的蔡盛華教授,十分看好延慶的未來:“延慶環境優美,舉辦這樣的世界級大會,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延慶將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中外人士的贊美,是對延慶堅持生態文明發展戰略的肯定。
世葡會后,延慶旅游借助盛會打響的品牌優勢,精心規劃發展旅游產業。每年春季至秋季,世葡會主場館向公眾開放,葡萄主題公園里匯集了40多個國家的1014個新品種葡萄,是世界上品種最多的葡萄種植區。在這里,除采摘葡萄、觀賞美景,還可以到葡萄主題餐廳品嘗葡萄大餐,享受一道道獨具匠心的葡萄菜品。
借助籌辦一系列世界級盛會,延慶今后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休閑產業,完善旅游休閑服務設施,持續提升全縣域景觀品質,努力成為國際交往新的熱點城市,首都市民休閑放松的心靈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