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圖片瀏覽完畢

重新瀏覽
推薦圖片
1 / 1

廣東江門市農業社會化服務走出產業化新路子

日期:2015-03-26     點擊:250    評論:0    查看原圖
簡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傳統農戶背朝太陽,彎腰插秧的圖景,一直是我們腦海中對農戶的印象。可近日,當記者走進江門市多地春耕生產現場時,看見的卻是一輛輛行駛在田頭的水稻插秧機。“突突”聲中,一排排整齊的新苗轉眼間便播插在了田里。
 
  最讓記者感到新奇的是,這些插秧機的“駕駛員”有不少都是“幫農戶打工”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有的來自農機專業合作社,有的來自農業科技公司。這些微妙變化的背后,折射的正是農業生產“新模式”的普及——社會化服務。
 
  “現在種田可比以前輕松多了,平時的農活有人幫我做,還保證產量和質量。”談到社會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臺山都斛鎮農戶李勝業贊道,“今年早造的400多畝水稻田,我還是請了人來幫我管,我已經堅持兩三年了。”
 
  “借助社會化服務,實現代育、代播、代耕、代收”,江門市農業局局長張景卓評價道:“這種農民付錢購買,專業公司提供服務的農業生產模式,將成為江門農業實現產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方向。”
 
  “全套服務”助農戶增效增收
 
  “址山米”是江門市品牌農產品中,一塊響當當的金漆招牌。它的原產地正是省水稻良種繁育基地、商品糧生產基地——鶴山址山鎮。走進這座農業重鎮,隨處可見綠油油的水稻田。其中,在距離址山鎮政府不遠處的新蓮村龍崗垌,就有一片阡陌縱橫的千畝水稻田。
 
  作為鶴山水稻高產創建示范區,龍崗垌的千畝農田如今已實現機械化生產,而為農戶提供農機服務的,正是該鎮2012年成立的合興農機專業合作社。“以前插田,農戶要么自己栽,很辛苦,要么自己找農機,很麻煩。”該合作社負責人林錦聰告訴記者:“自從合作社成立后,農戶種田輕松了很多,因為從插秧到收成,都由我們包了。”
 
  從農田走進村莊,合作社用于停放農機的車間就在不遠處。在這里,除了有水稻收割機、拖拉機等常見的農機外,還有水稻插秧機,以及用于解決陰雨天曬谷難題的糧食烘干機等一批新式農機,而在車間旁邊還有一座引人注目的現代化育秧大棚。
 
  “每年我們都會與村里簽合約,然后農戶就可以把農田放心交給我們了,我們會進行包耕、包種、包收、包運輸全套服務,現在我們的服務范圍已經輻射到全鎮9成以上的自然村。”借助這種社會化服務模式,林錦聰認為:“既減輕了農戶的勞動強度,也有助于農業生產的統一管理,達到增效增收。這樣一來,農戶就可以抽出時間來做其他事情,譬如照顧家庭、從事其他工作等,而農業生產也能走向組織化、規模化。”
 
  合興農機專業合作社只是江門市已登記成立的182家農機合作社之一。記者從江門市農業局了解到,通過積極扶持發展農機大戶和專業合作社,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江門市農業機械化已實現了新發展。有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江門市農作物機械化水平已達到53.6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其中,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8%,水稻育秧機械化達到35%,位居全省前列。
 
  引進國內先進生產線凸顯新農技
 
  機械化是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推力”,而隨著新農技的推廣普及,農機社會服務發展的潛力將越來越大。其中,在新會區羅坑鎮和平村,有一條從臺灣引進的水稻插秧育秧生產線,其不僅是國內較為先進的,而且其規模也居國內前列。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們接觸到了臺灣的農民,我發現,這種農業生產的代加工服務模式,讓臺灣農民種田種得很輕松。于是,我們就將生產線和服務模式都引進來了。”廣東皓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健明告訴記者。
 
  走進和平村內的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了這條先進的加工生產線。此時,數名工人正在生產線上緊張作業,一盤盤秧苗從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送出。在生產線的起點,育秧盤首先會經過傳送帶進入生產線,隨后通過機械化碎土,將有機質與泥土混合形成育秧土后,借助機械均勻地鋪進育秧盤。
 
  來到生產線的后半段,育秧盤會接受機械化澆水、噴灑生物農藥,對土樣進行消毒處理。最后,育秧盤則會自動均勻地播種,將種子播入育秧盤中,并進行覆土。完成生產線作業后,育秧盤會通過另一條傳送帶,輸送到遠處的農田育秧。據介紹,早造秧苗經過20天左右,晚造經過15天左右,秧苗就能達到三葉一針,苗高12至20厘米,隨后便可以機插了。
 
  “以前人工插田,一人一天能插一畝,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現在有了社會化服務,也就是一個電話的事情,就可以搞定了,農戶省力又省事。”而且,陳健明還告訴記者,“生產線培育的秧苗與比傳統培育的秧苗質量更好,主要是根系更發達,秧苗比較均勻,運輸插秧時都更加方便。”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皓陽公司已為江門市2萬多畝農田提供了服務。而接下來,江門市將進一步發揮皓陽公司水稻機械播種、統育統供配送等技術優勢,帶動全市突破水稻機械化育秧插秧瓶頸。
 
  解決“誰來種”“怎么種”的問題
 
  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并不局限于農機服務,記者從江門市農業局了解到,目前江門市農業在病蟲害防治等植保服務方面,也引進了社會化服務模式。“現代農業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人力,一是技術,而這種社會服務的模式,就正好解決了‘誰來種’和‘怎么種’的問題,使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保證。”廣東天禾臺山分公司總經理賴廣茂表示。
 
  “病蟲害防治是種植管理的工作重點,也是確保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關鍵。”與傳統農戶自己做相比,賴廣茂在分析中指出,由專業公司提供的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有兩方面好處,一方面可以更加準確地預測和了解病蟲害的相關信息,另一方面所采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更加專業,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有效確保了農產品的安全。
 
  從成本而言,“表面上來看確實比‘自己做’要高,因為農戶往往不計算自己投入生產的人力成本。可相較而言,我們提供服務的都是專業的農科技術人員,而且在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也有保證。”因此,賴廣茂認為,“社會化服務的性價比更高,市場潛力會很大。”
 
  從2011年至今,廣東天禾臺山分公司已完成了16萬多畝農田的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而隨著社會化服務的日漸普及和成熟,賴廣茂認為:“日后,即使是不會種田的農戶,也可以不用擔心人力和技術問題了。農民可以從土地解放出來,做更多其他的事。”同時,“這也將是江門農業實現產業化的重要途徑。”。
 
打賞
更多>推薦圖片
0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