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歲的吳小萍,家住連城縣曲溪鄉千米高山羅勝村,如今是鄉計生協會科技示范戶。年輕時,同丈夫吳維生分別在浙江、江蘇與廈門等地打工多年。雖然小有積蓄,但很少能有機會同家人團聚。“為錢奔波為錢忙,獻了青春離家鄉”是打工族的寫照。
一次,有工友相邀到飯店品嘗藏香豬肉。只見飯店里人潮涌動,生意紅火。喜歡吃痩肉是女人的天性,而肥瘦適中肥而不油的藏香豬肉令吳小萍回味無窮。上網查詢后,夫妻雙雙辭去毎人每月4000多元的工作,在丈夫吳維生積極支持下,2013年花1萬余元從西藏引進5頭藏香豬種豬,在自家15畝竹山飼養。功夫不負苦心人。當年在福建首創“西豬東養”獲得成功,繁育24頭。年底,宰殺一頭成年藏香豬,請來朋友親戚到家里品嘗,眾人一要求買幾斤回家過年。藏香豬肉香而不油,肥而不膩的消息不徑而走;2014年,又投入12萬元擴大豬舍,壯著膽子發展林下經濟,擴大竹山放養面積,當年出欄35頭收入12.5萬元,目前仍存欄48頭。
吳小萍介紹,在竹林里放養藏香豬,完全生態化養殖,不需半點化學飼料,豬苗喂半個多月的牛奶,幼豬僅補喂地瓜。成年藏香豬喜歡哄竹山土里的蚯蚓與胖蟲吃,還幫助竹山松土。豬糞留在竹山,竹林十分茂盛。早上放出去,野豬似的成天滿山跑,簡直就是竹林運動員;傍晩敲鐵桶就成群返回圈里。既比飼養家豬節省飼料,又節省管理人工。目前以毎頭3500元已被定貨上半年供應78頭。今年可出欄150頭,預計產值52萬元。
藏香豬,又名“人參豬”,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豬種,生長在高海拔地區,也是我國唯一的野外牧養類豬種。以天然野生可食性植物及果實為主食,成年豬平均體重50公斤。被稱為“喝泉水、吃山珍”長大的藏香豬,正成為市民飲食文化的一個品牌。有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豬腸最長,豬皮最薄,鬃毛最長等“六最”品質。所以,吳小萍首創竹林生態養殖的藏香豬特別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