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圖片瀏覽完畢

重新瀏覽
推薦圖片
3 / 3

四川峨邊縣宜坪鄉:梯級高效農業讓青山變“金山”

日期:2017-06-01     點擊:706    評論:0    查看原圖












  5月中旬,正是枇杷大量上市的季節。在峨邊彝族自治縣宜坪鄉草坪村,枇杷即將在一周后大量上市。5月16日,記者來到草坪村,眼前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種著枇杷。公路兩旁的枇杷都已套袋。覆蓋著果實的白色紙袋像一朵朵開在山間的白色花朵,景象頗為壯觀。
 
  枇杷,為草坪村牽出了一條致富路,也成了宜坪鄉梯級高效農業的一個亮點。立足山區優勢,著眼長效增收,地處山區的宜坪鄉,因地制宜發展梯級農業,“接二連三”探索產業融合,真正讓一片青山變成了“金山”。
 
  梯級發展 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
 
  “峨邊枇杷屬宜坪的最有名。瞧這果頭,個頭大,口感好,水分足。隨便載上幾兜進城根本不愁賣!” 采訪當天,一組村民張開祈喜滋滋地帶著記者參觀自家的枇杷。
 
  不過,今年草坪村的村民們基本不用再跑20公里去城里賣枇杷了。靠著“大戶帶小戶”,村里投產的500畝枇杷多數已被樂山、成都等地的客商訂購了。張開祈家的9畝枇杷也全被樂山一家經銷商訂購了。“按照畝產值1萬元算,光枇杷一項,我家就有9萬元收入。”張開祈說。
 
  2008年起,在張開祈等幾戶“試點”村民的帶動下,草坪村大力發展枇杷。如今,全村枇杷產業規模已達700畝,并帶動全鄉形成了1200畝種植規模。
 
  順著山勢往下望,在海拔更低的桐花村,記者看到,山坡上的核桃樹早已結上了翠綠的果實。同行的鄉干部劉成超介紹,桐花村地勢處于偏坡,土地屬于沙性土壤,氣候溫和濕潤,非常適合核桃生長。2013年起,桐花村逐步形成了3000畝優質核桃,成為全縣的核桃種植示范村。
 
  依靠特色產業帶動,去年,草坪村和桐花村在鄉里的7個省定貧困村中率先實現整村脫貧。
 
  “宜坪鄉地處高山,海拔相對落差達600米。為了發揮好土地效益,我們在特色農業布局上下了一番功夫,圍繞高山、中山、低山不同層次,合理配置產業分布帶,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劉成超說,目前宜坪鄉形成了畜牧、馬鈴薯、核桃、蔬菜、枇杷、蠟蟲、水果等特色產業。每個村也結合實際,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產業,如桐花村的核桃,草坪村的枇杷,廟崗村的雞、豬養殖,宜坪村的高山蔬菜等。
 
  “接二連三” 產業融合促增收
 
  “近幾年,我們在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增收渠道。實踐證明,找準了定位自然出效益。”劉成超算了一筆賬:去年全鄉人均收入9000多元,比2014年增收近4000元。村民收入大頭由蔬菜、經果林和務工收入構成,其中蔬菜、經果林部分就占了近七成。
 
  在此過程中,宜坪鄉通過“公司+專合組織+農戶”的模式,引進和培育企業、專合組織,實現產業化經營。該鄉2011年成立的首個“本土企業”麗華食品有限公司,帶動了200多戶村民發展雞、豬養殖,其中有145戶是貧困戶。去年,公司依靠養殖、臘味加工實現銷售收入500多萬元,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多元。
 
  登高望遠,蜿蜒的大渡河在大山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眼下,隨著一批交通項目的實施,制約宜坪鄉發展的交通瓶頸即將解除。劉成超指著手機里拍攝的河岸風光告訴記者:“宜坪鄉距離峨漢高速最近的出口開車只需10多分鐘。峨邊縣城至黑竹溝鎮公路改建項目完成后,也將極大增加游客進出的通達性。此外,我們還處于沙坪二級電站的庫區,為我們下一步發展庫區旅游和觀光農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條件好的草坪村率先開始了行動。“每年枇杷成熟后,來我們這兒摘枇杷的人不少。” 村支部書記童進說,他正動員有條件的村民,打算今年先辦起鄉里第一家農家樂。
 
打賞
更多>推薦圖片
0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