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彭陽縣苜蓿累計留床面積115萬畝,占全區的六分之一,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苜蓿產業對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畜牧業的發展及增加農民收入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我縣原來苜蓿機械化生產水平不高,病蟲害普遍發生,導致苜蓿不能及時、適時收獲,草產品質差、產量低,嚴重制約了產業發展。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彭陽縣積極引進適宜的先進機械,推廣技術。尤其針對二茬苜蓿蟲害的發生,及時引進“法美特”PXI12-680型噴桿噴霧機等新型機械,開展苜蓿蟲害防治工作。由于苜蓿頭茬適時收割和及時防治病蟲害,同時引進寧夏千種栗牧業有限公司、寧夏西江農機作業有限公司等企業設點進行現場青貯包膜,今年苜蓿二茬草喜獲豐收。據測算,二茬每畝平均鮮草產量750公斤,畝產提高了450公斤,每公斤按0.3元計算,每畝增加收入135元。
以小型自走式苜蓿刈割壓扁機和苜蓿平地施肥一體機為主體,配套引進小型撿拾打捆機、摟草機、苜蓿精量播種機等機修梯田苜蓿生產的系列機械,實現了苜蓿生產從播種、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到收獲、加工的全程機械化,有效解決了草產品質量差、產量低,促進了苜蓿產業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