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安吉大道旁西津村的菜園(2月12日攝)。“十二五”期間,南寧市擴容加速,為了豐富居民們的菜籃子,來自天南海北的菜農們把城郊的旮旯地利用起來發展蔬菜種植,形成了如今的城邊村菜田。
地處中國南疆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這塊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一直苦苦思索如何保護、利用好有限的土地,用勤勞的雙手在大地上創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農業奇觀,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畫卷。
多年來,廣西一直謹守田地“紅線”,合理利用有限的田地,通過保障發展規劃空間、建設用地指標、土地整治項目等措施,建設美麗的現代田園,引發原生態產業生產熱潮涌動,為人民帶來福祉。廣西國土資源廳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廣西共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1400.26萬畝,耕地質量總體提高1-2等,畝均提高糧食產能25公斤以上,已通過驗收的1118個土地整治項目,實際新增耕地52.32萬畝,惠及1000多萬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