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糧庫新安裝可視系統,賣糧全程看得見,我家玉米一個多月前就送到糧庫了。”蘿北縣名山鎮(zhèn)山江村種植大戶曾國壽對記者說。
秋糧收購以來,新施行的可視系統在秋糧收購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作用,賣糧過程中的扦樣檢查、定價、稱重、入庫、付費等環(huán)節(jié),對于農戶來說都是透明的。名山糧庫有限責任公司主任周自強介紹,過去由于條件所限,很多農民質疑糧庫糧食檢測結果,容易引起糾紛,自從安裝可視系統后,農民朋友很認可,相比往年售糧積極性很高。
記者從省糧食局了解到,為提高糧食收購工作透明度,確保秋糧收購公開公平公正,要求承擔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庫點必須安裝收購公開可視系統,糧食購銷企業(yè)在收購檢驗、稱重、結算等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全方位攝像監(jiān)控,并實時將影像傳輸到休息室視頻顯示屏上,售糧人可以了解糧食收購全過程,確保售糧人賣“放心糧”、“舒心糧”。
在濃江農場糧食收儲庫門外,看不到擁擠的運糧長龍。正是因為糧庫使用了可視化管理系統,農民與糧庫很快達成協議,讓糧食實時、保質、保量入庫。水稻種植戶王輝就感受到可視化管理系統的好處。“糧食一上地秤,我看著電子屏就行了,不想賣拉回去就行,想賣就等著收錢。”
9日,是哈市阿城區(qū)永源鎮(zhèn)永平村農民劉清山家送玉米到糧庫代烘代儲的日子。在永源糧庫休息室的劉清山盯著屏幕,神情略顯興奮說:“這回我們送糧可放心了,不用打聽不用著急,只看屏幕就知道咋回事了。”記者看到,賣糧過程在電子屏幕上一目了然。扦樣員根據國家標準扦取代表性樣品并混合,檢驗員按國家標準和操作規(guī)程,采取儀器和感官相結合的方式對樣品的質量指標進行全項檢驗,并在編碼票據副聯上逐項填寫檢驗結果,加蓋檢驗章,簽字確認。唱票員按票據編號唱讀檢驗結果。售糧人對檢驗結果無異議,同意售糧,打印《檢質檢斤入庫憑證》,交給檢斤員進行全車稱重后入庫卸糧,庫區(qū)復檢員核對土雜扣量比例,到檢斤處進行車輛空檢。最后,劉清山核對無誤至業(yè)務室簽署質檢憑證。檢驗室主任常忠東從事檢測工作長達25年之久,“今年有了可視監(jiān)控系統,我們工作更容不得半點馬虎。同時,驗水檢測設備的使用,徹底改變了多年來檢驗員靠牙齒和眼睛檢測感觀檢驗手段,效率更高效。”永源糧庫負責人李勇說:“可視系統引進以后,農民售糧更加公開透明,同時約束了企業(yè)員工時刻保持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農民信任度提升,企業(yè)經營更高效。”截至目前,永源糧庫已代儲玉米34764噸,李勇說:“由于可視系統及驗水設備使用,收購進度明顯比去年增快,永源糧庫剩余十四萬噸糧食庫存量,足夠應對玉米正式收購所需庫存量。”
省糧食局農村處處長潘升說:“公開可視系統的采用能讓農民真正賣上放心糧。無論國有或其他民營的糧食企業(yè),若想興建符合收購政策性糧食庫點,必須具備可視系統與電子水分測量儀,由政府統一采購,安裝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可視系統投入使用以來,省局領導多次到地方檢查該設備投入使用情況,對一些操作不規(guī)范、管理有漏洞、拍攝點位不準確、線路不穩(wěn)定的企業(yè),及時督促改進。”潘升介紹,目前全省納入范圍的427家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yè)已全部安裝并投入使用可視系統。設備所需資金1067.5萬元,其中省政府出專項資金534萬元,每套系統2.5萬元造價,由省財政按照50%比例即1.25萬元對企業(yè)購置設備所需資金給予適當補助。目前,設備資金已全部到位。
永源鎮(zhèn)農民在永源糧庫可視系統大屏幕前看自家糧食檢測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