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記者獲悉,2014年江西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糧食總產428.7億斤,比去年增加5.5億斤, 增長1.3%,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546.0萬畝,比2013年增加9.6萬畝,增長0.2%,單產386.5公斤/畝,比2013年提高4.3公斤/畝,增長1.1%。
據了解,今年江西全面落實種糧四項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種糧大戶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最大限度發揮政策激勵效應,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全省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和良種補貼共計49.97億元;目前已落實農機購置補貼7.61億元;落實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早秈稻、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比2013年均提高3元;落實種糧大戶補貼資金1.5億元。
今年,我省以水稻生產機械化為突破點,重點推進工廠化育秧和標準化育秧,大力開展早稻集中育秧。實施早稻集中育秧21.6萬畝,服務大田550萬畝,其中工廠化育秧3539畝,比去年增加810畝,提高29.7%。以增產模式攻關為突破點,開展以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為重點的技術攻關,大力推廣“雙季雙機插”、“一季稻+再生稻”等高產高效技術模式。
據悉,鄱陽縣鴉鵲湖鄉雙季雙機插百畝示范片畝均產達1297.4公斤,創全國最高水平;安義縣、臨川區一季稻+再生稻示范點,一季稻平均畝產550公斤、再生稻平均畝產250公斤,兩季平均畝產突破800公斤。
此外,通過整合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9.64億元,建設377萬畝高標準農田。針對水稻后期遭遇寒露風風險增加,病蟲害呈重發態勢,組織各地抓緊出臺預案,落實資金,省市縣三級財政安排資金達2807.1萬元,并整合高產創建、糧食大縣資金905.9萬元,全面實施水稻促早熟防寒露風防病蟲工作,總計實施面積達837.1萬畝,有力保障了糧食生產再奪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