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江蘇鹽城市打工小伙成當地養殖黑魚第一人

   日期:2014-12-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1    評論:0    
  學習技術,成當地養黑魚第一人
 
  11月25日,記者來到位于板湖鎮西崔村朱正偉的生態黑魚養殖地。走在魚塘邊,不一會,就有魚兒跳出水面,發出聲響,掀起陣陣波浪。“我這一片魚塘大約有200畝,目前是板湖鎮最大的黑魚養殖基地。”朱正偉介紹道,他也是板湖鎮第一個養殖黑魚的人。
 
  3年前,朱正偉外出打工,在浙江省湖州市做運輸工作,幫人家送菜上門。“每天都是起早貪黑的。”朱正偉道,工資也不算高,人還比較辛苦。在那時間長了,他發現“酸菜魚”很受歡迎,黑魚的市場需求量也猛增,市場價格也在上升。而且他了解到幾家菜市場賣黑魚的有多家,但仍供不應求。朱正偉從當地人口中得知,浙江是全國養殖黑魚最多的省份,而且有科學的養殖技術。朱正偉立即停止了手上的工作,到當地一家黑魚養殖基地學習養黑魚技術,這一學就是3年多。3年里,朱正偉通過跟隨技術人員后面學習經驗之外,還從網上收集關于黑魚的資料,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在得知黑魚生命力強,好運輸等特點后,他決定開始養殖,但是在哪里養殖成了他的“心病”。朱正偉說,2011年板湖鎮剛好在招引農業項目,他立馬回到家鄉,承包了200多畝土地,開始了養殖生涯。
 
  巧動腦筋,用音樂幫魚進食
 
  “第一年,我從浙江購進了3萬多斤,約80萬尾魚苗,出售時的市場價格每斤14.5元。”朱正偉說,但把成本去掉,再去掉飼料費、工人工資等等,他自己拿到手的錢就不多了。第二年,他決定自己培育魚苗,選出良種后,放到溫棚內靜養,長到3斤重后就可以上市了,只需要4個月的時間,比第一年賺得多了。
 
  “魚塘里的水都是從灌溉渠抽引的,半個月換一次,兩個月消毒一次。”朱正偉告訴記者,水溫達到15攝氏度時,黑魚就會開始活動,每到12月份就不進食了。他每天要做的就是定期巡塘,喂兩遍飼料。
 
  為了省時間,更好地喂好黑魚,朱正偉通過條件反射的方法幫黑魚進食。“我每次喂飼料的時候就開始放音樂,它們就都游過來了。”朱正偉道,從魚還是小魚苗時就開始訓練了,它們喜歡聽那種節奏比較快DJ。通過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黑魚進食,也省了他不少的時間,不要在魚塘邊到處跑。今年朱正偉養殖的黑魚近40萬斤,他通過估算,掙200萬應該沒問題。“我們通過兩輛20噸的大卡車運往上海的銅川市場,有時候一天要跑幾趟。”
 
  回報家鄉,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我這一片魚塘的前身原來是荒地,不適合種植農作物。但土地是村民的,想用的話必須要征得他們的同意。”朱正偉告訴記者,他承包的這200畝土地牽涉到西崔村的上百戶農戶,為了流轉這片土地,村領導干部挨門逐戶與村民溝通協調,并簽訂了土地使用合同。為了方便運輸,村組干部還自籌10萬元在魚塘西邊修建了一條水泥路,這讓朱正偉很是感動。
 
  養殖黑魚幫他走上了致富路,然而32歲的朱正偉沒有忘本。據了解,在朱正偉的帶動下,目前板湖鎮養殖黑魚的已有十多家。朱正偉經常上門指導,向他們無償提供養殖技術,有時還將運輸工具借給他們用,幫他們找銷售出路。不僅如此,為了給相鄰的村民提供就業的機會,每逢收網裝車、搬卸飼料、魚塘整理時朱正偉都請他們幫忙。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