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生態養豬 一年能賺300萬(圖)

   日期:2018-09-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613    評論:0    

  今年,是吳興君養豬的第十個年頭。從當年的豬肉小商販到如今的興隆養豬專業合作社當家人,吳興君這十年走得不容易。

  經營數十載 賣肉郎改行來養豬

  今年47歲的吳興君是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孝直鎮泊頭村人,父親是當地的一名豬肉商販,因此,吳興君打小就跟著父親走街串巷叫賣豬肉,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在‘豬窩’里長大的。”

  于是,成年之后的吳興君早早就接過了父親的營生,在當地經營起自己的豬肉買賣。這一干,就是20多年。

  靠著多年積累的良好口碑和信譽,吳興君的豬肉買賣很是紅火,但他并不安于現狀,漸漸萌生出自己養豬的念頭。

  2008年,吳興君回到村里,流轉了8畝多土地,摩拳擦掌地準備大干一番。

  建起新豬舍 立體養殖讓豬先上樓

  從賣豬肉轉行養豬,家里人對吳興君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更讓他頭疼的是,由于土地資源有限,自己計劃建設的養殖場面積太小,這把吳興君急得成宿睡不著覺。

  “既然下決心搞養殖,咱就得想法子解決問題。”吳興君笑著說,“土地資源有限,那咱就提高現有土地的利用率,把豬舍建成兩層的!”

  這個想法確定后,吳興君卻遭到了家里人的集體反對。“媳婦堅決不支持,父親氣得直搖頭,再算算要投進大約100多萬元,大家都覺得我‘瘋’了。”吳興君回憶道。

  頂著巨大的壓力,吳興君通過自己研究和外出考察學習,硬是把自己規劃的二層鋼架結構養豬“樓房”建了起來。他說,這個“樓房”前后一共花了120多萬元,除了20多萬是自己的,其他都是跟銀行和親戚朋友借來的。”

  “這‘樓房’建好后,村里不少人都來圍觀,大家都跟我開玩笑,說人還沒住上樓房呢,豬倒是先趕了時髦。”吳興君說。他的心里十分清楚,必須卯足了勁兒干出個樣子來,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成立合作社 發展生態循環養殖

  養豬場建好后,吳興君引進了第一批豬,共50頭母豬和兩頭公豬。

  在和豬肉打交道的20多年里,吳興君積累了不少經驗,他很清楚,自己的養豬場一定要走生態循環的路子,采用自繁自養的方式,賣仔豬和育肥豬。

  “趕上了好年景,咱的豬也沒出大毛病,第一年我就賺了300多萬元!”如今回憶起來,吳興君仍然忍不住上揚的嘴角。可好景不長,在接下來的2010年到2013年,豬肉價格下跌,仔豬也賣不上價錢,吳興君賠了不少。

  “養豬嘛!三年一個周期,挺過去,興許能更好。”吳興君總是這樣勸自己。在市場不景氣的時間里,吳興君也沒閑著,他先成立了平陰縣興隆養豬專業合作社,又繼續投資建設了貯糞池、貯水池、沼氣發酵池等基礎設施,形成了的“樓房”內外生態高效的循環養殖模式。

  如今,走進興隆養豬專業合作社,聞不到異味,看不到污水,沿著整潔的水泥石階走到二樓,育肥豬、仔豬、母豬養殖區有序劃定,精心設計的二層養豬場不僅為仔豬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更實現了育肥豬出欄、過秤、裝車流水線操作。而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目前合作社的豬存欄量500多頭,實現了育肥豬訂單養殖,仔豬銷售供不應求,吳興君不僅還清了借款和貸款,一家人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去年,在全縣環保督查工作中,吳興君的養豬合作社成為全鎮為數不多的環保達標養殖場,這讓吳興君倍感驕傲,他笑著說:“要經營好養豬場,咱不能光圖經濟效益而破壞生態環境,經濟和生態效益都好了,咱這一步一步走得更踏實。”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