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0.6萬噸!國家統計局4日發布的江蘇全年糧食總產量,較去年的3423萬噸增加了67.6萬噸,增長1.98%,至此,江蘇糧食產量已連續11年逐年遞增。工業大省江蘇的糧食總產量,穩居全國第五,超過上海、浙江、福建、廣東4省市糧食產量的總和。
“今年江蘇糧食生產主要增在夏糧,”江蘇調查總隊農村處副處長蔣書明分析說,夏糧產量增加了58.9萬噸,增長4.9%,而占全年總產量接近2/3的秋糧只增產近8.8萬噸。“天幫忙,人努力,政策好,科技強”,是夏糧豐收的保障,相比之下,秋糧中的水稻在生長前期老天不太給力,遭遇了“低溫陰雨寡照”,好在10月份以后水稻灌漿時天氣晴好,最后水稻單產較去年每畝只略減4.5公斤,水稻總產量減少了10萬噸。不過,從歷史上看,今年水稻仍是收成不錯的好年份。秋糧最終增產靠的是玉米,上年玉米受災,今年恢復性增長,玉米總產量增加了22.6萬噸。
雖然今年江蘇糧食繼續增產也得益于種植面積擴大,全省播種面積達到5376萬畝,比上年增加了23萬畝,但在蔣書明眼里,江蘇增產更靠科技。江蘇夏糧主要是小麥,今年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及時到位,沒有大面積爆發,連分管副省長都忙著給各市分管副市長發短信指導防治。而秋糧受到病蟲害的影響之所以不很重,形成災害的不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防治措施及時到位。“我們在農村調查時,農民普遍反映今年用藥次數比往年要少。”蔣書明說。而今年糧食最低收購價繼續穩步提高,較好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糧食市場零售價則穩中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