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無錫市農委了解到,今年農業保險意見即將出臺。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農業保險險種基本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將更多地傾向高效設施農業。
水稻、小麥、油菜、奶牛、能繁母豬、育肥豬是無錫的六大傳統農業險種。據農險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水稻、小麥、油菜承保覆蓋面達到90%以上,能繁母豬、奶牛更是應保盡保。低費率、廣泛覆蓋的農業保險模式為無錫農民提供了基本農業生產保障。據實際測算,傳統農業保險農民畝均負擔大約僅為幾元錢,并且保險費率逐年降低,像去年水稻、小麥、棉花、玉米、油菜等五個主要種植業政策性農業保險條款費率,在原有保險費率基礎上降低10%,保險金額則相應提高11%。起賠標準相應降低:一般保險責任起賠點由30%降至20%;旱災、病蟲害責任起賠點由70%降至20%。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來隨著無錫高效設施農業的大量興起。
高投入、高風險的存在也導致高效設施農業保險投入比重的增加。據市農委相關人士介紹,今年農業保險關注點將放在高效農業上,切實貼近高效農業實際發展,因此還制定了與高效農業生產相應的保險條款,并全部納入各級政府財政補貼范圍。此外,今年農業保險在已有設施大棚保險的基礎上,將全面推廣棚內作物。
“少數種養農戶投保險意識并不是很強。”在農業保險擴面過程中,農險辦相關人士也發現像一些保險費率高險種推廣速度緩慢。比如無錫優勢地產農產品水蜜桃保險費率達到9%,高于一般險種5%—6%的比例。受現有政策限制,農戶自籌比例也相應較高,影響了農戶投保的積極性。此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保險也提出了新要求,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組織等新興農業主體崛起,將對農業保險的產品設計、理賠擔保帶來新的變化,這也將是下一步農業保險完善和提升的方向。